《放牛班的春天》:豆瓣9.3,提名奥斯卡,想教育好孩子你就看它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9.3,提名奥斯卡,想教育好孩子你就看它
文章图片
你的孩子真的可以成为你希望成为的样子吗?
这是每对父母都会关心但不一定会认真思考的问题 。 关心是因为每对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可能很少去思考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是否真的有助于孩子成长?
很多父母会把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教育方式 , 复制粘贴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身上 , 然而并不知其所以然 。
对于每个家庭的教育而言 , 每个家庭都各有千秋 ,
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 但请你相信 , 一定有相对的好与坏!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是2004年上映的一部法国电影 , 豆瓣评分高达9.3分 , 讲述的是一个怀才不遇的老师马修改变了一群被大人们放弃的坏孩子的故事 。
然而这一部看似不起眼的电影 , 其中所折射出的教育观念却让人深思 。
-1-
理解而非责骂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9.3,提名奥斯卡,想教育好孩子你就看它
文章图片
马修工作的学校被称为“池塘之底” , 这里聚集的学生是其他学校不愿意收留的所谓“问题学生” 。
有的学生是家长对学生自己的失望而主动送进这所学校 , “池塘之底”也因此得名 。
这里的校长为了管理好学生 , 所奉行的管理原则是“行动——反应” , 一旦发现学生违反纪律就会迅速做出反应管制学生 。
大声呵责、体罚、甚至是关6小时禁闭 , 这些都是为一群只有10岁左右的孩子准备的惩罚措施 。
学生们并未被校长的手段所震慑 , 换来的是更加的叛逆 。 有打骂孩子的父母一定也深有体会 , 严酷的手段只能换来表面上的臣服 , 并不能帮助孩子心灵健康成长 。
从马修来了之后 , 一切开始慢慢变化 。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9.3,提名奥斯卡,想教育好孩子你就看它
文章图片
在他来学校的第一天 , 便目睹了一场学生的恶作剧 。
门卫马桑大叔被伤到头部血流不止 , 校长知道后勃然大怒 , 很快速地奉行了自己“行动——反应”的管理理念 , 迅速让所有孩子站在操场 , 互相揭发 , 但失败了 , 孩子们并不愿意揭发 。
校长立即对此作出惩罚 , 不仅停了孩子们的课外活动 , 还让这个班上的所有同学开始轮流关禁闭 。
马修是第一天上班 , 职位是班主任 , 在交接工作时 , 通过上一任班主任知道是一个叫乐格克学生所为 。
原本想告诉校长以避免其他学生关禁闭 , 但又担心校长可能会暴力对待乐格克 , 于是决定自己解决 。
通过了解 , 乐格克只是想跟马桑大叔开个玩笑 , 他并没有想到会伤到马桑大叔 。 马修不愿意乐格克受到校长的暴力惩罚 , 但也希望乐格克能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 , 于是让乐格克去照顾受伤的马桑作为对恶作剧的惩罚 。
马修告诉了校长自己已经找到肇事者 , 但没告诉校长名字 。 并和校长商谈:让校长收回对学生的处罚 , 自己来惩罚肇事者 。 校长答应了 。
马修对于乐格克犯错这件事的处理方式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 他没有将这件事告诉校长 , 也没有告诉马桑 , 避免乐格克受到过重的惩罚 。
让乐格克照顾受伤卧床的马桑 , 乐格克因此也看到了自己的玩笑给马桑大叔造成的伤害 。 这样的解决方式维护了乐格克幼小自尊心的同时也让他主动反思了自己的错误行为 。
当面对孩子犯错时不要急于惩罚孩子 , 先了解他犯错的原因 , 再通过巧妙的方法来惩罚 。
不仅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不便或者伤害 , 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
理解孩子 , 但不放纵孩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