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那些抢救山西文物的人,错了吗?( 四 )


再不敢拖下去了 。
文物 那些抢救山西文物的人,错了吗?
文章图片
赵玉山在建造微缩版应县木塔
历史研究学者刘勇等
一批五湖四海有识之士,
他们一砖一瓦地参与到
襄汾县元代仓头伯王庙的抢修中,
不仅使得这座人类古建瑰宝重现人世,
还一直为保护山西古代建筑,
四方奔走,著书立说 。
山西的古建保护比较艰难,
难在分布之多,分布偏远 。
特别是市保、县保等基层古建,
不仅面临无人力管护,
无财力支撑问题,
更有修复技术方面的难题 。
2014年,山西省启动了
鼓励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出资修缮,
来认领认养文物的办法 。
文物 那些抢救山西文物的人,错了吗?
文章图片
虽然这个文物认领救活了不少古建,
如山西曲沃县史村镇的西海村龙王庙,
曲村镇曲村的靳氏祠堂等,
但它还是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难题,
山西的基层古建保护维护,
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
圆明园遗址公园官方曾发布
一篇文章《文明,不能承受之殇》,
有一段文字颇发人深省:
文物的损毁,消失,
不仅仅带走了文物本身,
更带走了文物所承载的千年文明 。
一场文化之殇,带给世人的是
对于文物保护的警醒和重现 。
文明是脆弱又坚韧的,
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力守护它,
尽量延缓它的消逝,传承它的精神 。
所以这次的山西暴雨,
那些牵挂山西建筑文物的人,
其实他们的声音
恰应该是我们的主流声音,
我们不仅祝福万千三晋生民平安,
也期盼山西文物扛过浩劫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