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中医学社 它被誉为“补肝第一药”,补益肝肾、收敛固涩,适合这3类人使用


金兰中医学社 它被誉为“补肝第一药”,补益肝肾、收敛固涩,适合这3类人使用
文章图片
金兰中医学社 它被誉为“补肝第一药”,补益肝肾、收敛固涩,适合这3类人使用
文章图片
金兰中医学社 它被誉为“补肝第一药”,补益肝肾、收敛固涩,适合这3类人使用

重阳佳节 , 作为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 自古以来颇受文人墨客推崇 , 但当今似乎不怎么被重视 , 真是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 “九”这个数字 , 在《易经》里面被称为阳数 , “九九”两个阳数相重 , 因此也就被称为“重阳” , 以前古代的时候 , 重阳节可谓是一个很重大的节日 , 重阳祭祖的民俗相沿数千年 , 跟除夕、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的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 除了传统的祭祖活动之外 , 重阳节也有很多其他的活动 , 比如晒秋、登高、放纸鸢等 。
但是说到重阳节 ,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学过这样一首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 ”虽然这首古诗表达了异乡异士生活的凄苦 , 诗人王维对故乡的怀念 , 这其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的名句 , 但是这首诗里面 , 也有着一种我们很少见的中药材 , 那就是山茱萸 。
山茱萸相信很多人并没有见到过它的真容 , 可能偶尔看见 , 但也不知道就是它 , 山茱萸一般是用植物的果肉入药的 , 最早的药用记载是在《神农本草经》里面 , 虽说这是一味药材 , 但同样也是一种食材 , 所以说它也是药食同源之品 , 山茱萸味道酸涩 , 药性比较平和 , 主要归入人体内的肝经和肾经 , 因此常被医家用于肝病和肾病的治疗及缓解 。
山茱萸最大的特点就是善长补益肝肾 , 说山茱萸是补肝的第二药 , 那么很少有谁敢说第一 。 不过一讲到“补肝” , 很多人可能不太能够理解 , 虽然经常听见中医说“补肝” , 但具体是什么就不知道了 。 肝脏阴而用阳 , 简单来说就像是一棵树 , 树干就是肝体 , 而树干可以将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输送到树叶上 , 这就是“肝用” , 中医常说的补肝 , 就是让这棵树 , 更加的强壮 , 让树叶更加的茂盛 。
山茱萸更巧妙的是 , 不仅可以补肝 , 还能够敛肝 , 而且只敛体内的正气不敛邪气 , 不过近代中医第一人张锡纯先生给了我们一个经验 , 这里的山茱萸是山萸肉 , 也就是没有内核的 , 因为山萸肉和山茱萸的内核 , 药性刚好相反 , 这个内核偏涩 , 会将体内的邪气收敛 , 难以排出 , 所以医家在使用山茱萸的时候 , 都是将内核去掉的 。 山茱萸被誉为“补肝第一药” , 尤其对这3类人最为合适 , 来自查一下 , 看看有没有这些症状吧 。
1.早起头昏乏力的人
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说 , 我们在睡一个晚上之后 , 体内的脏腑都得到了“休息” , 早上起来的时候应该是精神充沛的 , 但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 , 就是起床之后感觉很疲惫 , 浑身乏力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是“阳气不升”的缘故 , 体内的阳气无法上升至头面 , 也就不能将体内的气血带到头部 , 头面失去气血的濡养 , 就会感到昏昏沉沉的 。
体内的阳气究竟靠谁上升?就是依靠人体的肝脾 , 如果遇到了这种症状 , 就可以用山茱萸泡水 , 山茱萸归肝经 , 性温而不燥 , 补益肝肾 , 肝的功能增强了 , 那么气血也就会得到上升 , 头昏乏力的症状也就能够得到缓解 。
2.肝虚自汗的人
自汗这种情况 , 在临床中也是十分常见的 , 那么自汗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中医认为 , 大部分情况是肺气虚所致 , 但是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诊治之后效果并不理想 , 那么就该考虑是“肝虚自汗”了 , 可以用山茱萸来峻补肝气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