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密心理学 大姐:不搭伙不领证,不请保姆不去养老院,这种新型养老方式更好( 二 )
人的年纪每大一岁就会多一份孤单 , 像我这样的丧偶老人更加严重 , 看着身边的老人去养老院的、回子女身边养老、我开始有一种不安的感激 。 那段时间我心不在焉 , 一些姐妹也看出我的不对劲 , 劝我去养老院 。 可我感觉去养老院很不好 , 不想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度过此生 , 更不想再去适应一些陌生的人 , 和她们发生矛盾或者将就她们 。 至于请保姆那就更不愿意了 , 万一保姆态度不好 , 自己花钱还要受气 , 再说我每月退休请完保姆自己的生活就要降低很多 , 生个病什么的 , 还要问孩子要钱 , 这样的生活不太踏心 。
对于重新找一个老伴我也不想 , 所以我选择另一种特殊养老方式 , 和好友互助养老 。 这种方式很多人都不了解 , 那么我就在这里把自己的养老生活说出来 , 也许大家就明白了 。
我以一对异性互助互惠的方式养老 , 我找了一个知根知底单身的异性一起相互照应 , 我们白天在一起生活 , 晚上回到各自的家 , 在生活中有突然情况直接联系对方 。
我们在一起相互取暖 , 相互照顾 , 彼此关心 , 且互不干涉对方的家庭 , 更不会牵扯到经济利益 。 这种方式比找老伴好 , 找老伴有些是因为利益牵扯才在一起 , 而以朋友互助的方式就不会出现这些情况了 。
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 , 我遇到了以前的同事 , 刘大哥 , 他比我大5岁 , 身体还非常健壮 , 我们共事的时候他很照顾我 , 和他共事的时候我很开心 , 主要是他这个人特别会善解人意 。 但是他调走后 , 我们的联系就少了 。 直到那次偶然遇见后 , 我才知道他又搬回来了 , 还跟我在同一个小区 。 我们彼此了解一番后 , 又成了很好的朋友 。
后来 , 刘大哥提出跟我搭伙过日子 , 但我拒绝了 。 我向他推荐朋友互助养老方式 , 他听了也觉得这种方式挺稀奇的 , 就有那种跃跃欲试的感激 , 就这样我们一种方式生活了三年 。
三年过去了 , 我们的状态维持得还不错 。 两个独居老人有了温暖 , 同时还具备了独立的空间 。 他白天都会过来我家 , 陪我一起做饭 , 一起散步 , 一起练太极 , 生活很充裕 , 我们也没有干涉对方的家庭 , 遇到事情相互知会一声 。
如果我们当初选择搭伙或者领证再婚 , 子女也会不放心 , 反而还会对此干涉 , 但我们这种方式就不一样了 , 没有任何牵扯还特自由 , 还得到双方子女的支持 。
在过去的三年里 , 我们共同经历很多事情 , 我们把彼此引荐给自己的朋友们 , 让对方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圈 , 乐趣也自然多了 , 还有我们相伴食欲也增加了 , 隔三差五就回去逛街 , 寻找各种街头小巷的美食 。 我们相互接受对方的生活 , 刘大哥喜欢去钓鱼我就会跟着去 , 我想练太极他也跟我一起 , 就这样我们的退休生活过得欢快、畅意 。
我们以这种方式养老的过程中很少矛盾 , 因为我们是一种互助方式 , 白天在一起生活 , 晚上就回去 , 所以比较简单 , 矛盾就很少了 。 对我楼上的那个姐妹 , 我的生活就比她好 , 她找了一个老伴一起搭伙生活 , 过得一点都不如意 , 她的搭伙老伴很懒什么也不干 , 所以她过得很累 , 简直就是找个祖宗回来伺候 , 每次听到她们吵架我就有点害怕 , 同时也在庆幸自己没有选那一条路 。
如今我都已经67岁了 , 但身体状况还是很不错的 , 生活完全能自理 , 我也会继续维持这样的生活下去 , 定期体检 , 让自己的身体棒棒的 。 等到身体差了 , 我很有可能离开刘大哥生活 , 我不想拖累任何人 , 也不想让自己的负担让别人背 , 因为我们没有义务 , 不必牵扯那么多 , 等到我们分开后也算度过一个完美的晚年 , 此生也没什么遗憾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怕啥来啥,原来其中蕴含这样心理学道理
- 心理学家|男人在哪个年龄阶段,最离不开女人?心理学家的答案很统一
- |发展心理学:为什么很多老人到了70岁就去世了,根本原因是什么?
- 心理学|心理学发现:不管你和丈夫多恩爱,有4个秘密都不能说出口
- 心理学|心理学:哪朵昙花盛开的最绚丽?测测你们的感情是一时还是一世!
- 异性|想让异性喜欢你,用不着花钱,学会心理学中的三个效应就可以
- 心理学|心理学:如果发现男人自私、没有人情味,做这3件事非常有效
- 心理学家:没事胡思乱想是一种病,得治
- |心理学:你照哪个镜子,测出你应该对自己做出怎样的反省
- 心理学|人老了,“兄弟姐妹”关系处不好,多半触犯了这些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