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生养命 燥秋|收敛阳气好时机,用好陈皮与这物,暖脾胃、温脏腑


遵生养命 燥秋|收敛阳气好时机,用好陈皮与这物,暖脾胃、温脏腑
文章图片
遵生养命 燥秋|收敛阳气好时机,用好陈皮与这物,暖脾胃、温脏腑
文章图片
遵生养命 燥秋|收敛阳气好时机,用好陈皮与这物,暖脾胃、温脏腑
文章图片
遵生养命 燥秋|收敛阳气好时机,用好陈皮与这物,暖脾胃、温脏腑
文章图片
遵生养命 燥秋|收敛阳气好时机,用好陈皮与这物,暖脾胃、温脏腑

辛丑年的冬天 , 寒气大盛?
辛丑岁终之气 , 冷霜积聚、阴气凝结
2021年是辛丑年 , 中医五运六气认为这是一个水运不及之年 , 太阴湿土司天 , 太阳寒水在泉 。
《黄帝内经》特别提出「上临太阴 , 则大寒数举 , 蛰虫早藏 , 地积坚冰 , 阳光不治 , 民病寒疾于下 , 甚则腹满浮肿 。 意思是说水运不及之年 , 又逢太阴湿土司天 , 正如辛丑年 , 必然会有大的寒气常常侵袭 , 虫类很早就会蛰伏 , 地面上凝积厚冰 , 即便有阳光也不暖和 , 人们多患下部寒病 , 严重的就会腹满浮肿 。
图源:摄图网
《黄帝内经》记载辛丑岁终之气(即2021年11月22日-2022年1月20日)(太阳寒水在泉 , 主气太阳寒水 , 客气太阳寒水):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 。 阳光不治 , 感于寒 , 则病人关节禁固 , 腰脽痛 , 寒湿持於气交而为疾也 。
大家有没有发现?辛丑年的冬天 , 气和运全是水 , 辛丑年的冬天会寒气大盛 , 寒湿之气布满天地之间 , 冷霜积聚 , 阴气凝结 , 水冰冻成坚冰 , 阳气失作用 , 人们感受寒气后 , 会多患关节强直 , 腰腿疼痛 , 运动不利 。
图源:摄图网
阳气最后的收敛 , 也是调整位置的好时机
先藏再补:调整好阳气的位置
前面一提到寒冷的天气 , 大家就不由自主地想的补 , 各种的吃、各种的艾灸 。 其实可以先不用这么急 , 大部分人毕竟不是病人 , 自身的阳气不会过分的亏虚 , 也是合格够用的 。 我们之所以感觉虚寒不够用 , 只是这些阳气的位置不正确 , 手足腰腹这些地方阳气不到 , 我们就感觉局部寒冷 , 例如手足不温、腰腹冷感、小便频多等 , 而另外一些地方阳气却多了 , 浮越在上 , 我们就感觉容易上火 , 例如咽喉痛、口腔溃疡、牙肉痛等 。 所以有时我们调整好阳气的位置 , 让阳气在正确的地方发挥作用 , 也能达到好的效果 。
图源:摄图网
人体的阳气与草本一样 , 开始作最后的收敛 , 为冬天的封藏做准备 , 这也是我们调整阳气位置的好时机 。
燥易伤肺:增强收敛力量
无论是暑气未尽的「秋老虎」 , 还是秋高气爽的「秋凉」 , 秋季的气候均偏干燥 , 燥气最易伤的就是肺 。 中医认为肺属于金 , 金气有收敛能力 , 人体收敛的能力就看肺脏的强弱了 , 如果受到燥邪侵袭或者平素有肺脏慢性疾病(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的人群 , 收敛力量必然就会减弱 。 这类人通常表现为 , 容易感冒咳嗽、呼吸气短、容易鼻干唇干皮肤干 。 可以参考以下的调理方法 , 加强收敛的功能 。
膳食调理方面 , 应少辛多酸 , 《黄帝内经》提到「肺主秋 , 肺收敛 , 急食酸以收之 , 用酸补之 , 辛泄之」 。 秋天宜收不宜散 , 适当多食酸味果蔬以助养肺 。 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图源:摄图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