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培生为何常常沦为打杂的:一年升主管,五年当副总,靠谱吗( 四 )


在国内一家公司的人力招聘系列宣传片中 , 有这么一个篇章是专门描述管培生的 。 视频里的一个女生 , 在一顿夸赞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后 , 道出了担任管培生的优势 。 “应届生一上来就可以自己带项目 , 这是成长性很强的一个机会 。 ”
接着 , 五名管培生坐在工位上 , 脸上洋溢着掩盖不住的笑容 , 面对镜头 , 他们从容不迫 , 青春自信 。 每当一个人开始陈述时 , 字幕除了显示姓名 , 着重加粗的便是现处岗位、入职年份和毕业院校 。
他们入职时间大致在1到4年 , 均来自于国内的985或211大学 , 专业涵盖了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专业、轮机工程、音乐艺术等 。 进入公司后曾在智能中心、促进中心、市场部等多个部门的基层岗位轮岗 , 甚至担任过法务和客服 。 现在他们的岗位分别是总裁助理、经理助理、投诉专员和稽核专员 。
这是凭借自身学历优势、经受住基层轮岗的考验 , 一路过关斩将 , 打怪升级 , 最终在百分之七八十的高淘汰率过后 , 剩余下来的少数几个人 。
真正有保障的管培生项目 , 往往存在于一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 , 如互联网大厂、快消公司、房地产企业和金融企业 。 它们发展时间较长 , 轮岗、考核、晋升制度完善 , 各项资源雄厚 , 且有充足的人才需求空间 。 许多诸如苏宁、京东、百度、阿里巴巴等企业 , 借助管培生计划成功培养出一批精英领导层 , 部分管培生如今已站在企业中高层领导的位置 。
现任某企业高管的林先生就曾是一名管培生 , 他形容自己和公司的关系是“互赌” , 要么双赢 , 要么双输 。 在轮岗期间 , 他当过分拣员、电话客服、送货员、销售 , 被顾客、上司骂如同家常便饭 。 那几年他几乎不能为公司带来任何效益 , 甚至连“曲线救国”都算不上 。
但最终他和企业双方都赌赢了 , 几年后他蜕变为企业最年轻的副总裁 , 也为公司的管培生计划打造了“唯才是用”的招牌 。
只是这样的成功案例凤毛麟角 。 要让管培生制度不再是一张饼 , 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眼下 , 毕业生能否选择到一家可靠的企业做管培生 , 更多还是看运气 。
- END -
撰文 | 张芷若
【|管培生为何常常沦为打杂的:一年升主管,五年当副总,靠谱吗】编辑 | 吴寻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