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赵小刀 还没近视≠没事。官方定义来了,低度远视也算近视!


我是赵小刀 还没近视≠没事。官方定义来了,低度远视也算近视!
文章图片
我是赵小刀 还没近视≠没事。官方定义来了,低度远视也算近视!
文章图片
我是赵小刀 还没近视≠没事。官方定义来了,低度远视也算近视!
文章图片
我是赵小刀 还没近视≠没事。官方定义来了,低度远视也算近视!

■ 文|赵小刀
我是赵小刀 , 我是一名眼科医生 。

经常有家长问我 , 赵医生赵医生 , 孩子视力多少算好 , 多少算差呀?最近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的通知》 , 这份官方文件 , 对“视力不良”做了定义 , 阐明了近视防控的基础知识 , 把近视分为了三类 , 还正式把远视储备低于75度的状态 , 归为了第一类近视 , 对我们临床实践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解读一下这份报告中的几个关键点 。
孩子视力怎么算差?
这份官方文件对视力不良、视力低下做了官方定义:
根据《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远视力 , 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低于5.0 , 就算是视力不良 。 其中 , 视力4.9为轻度视力不良 , 4.6≤视力≤4.8为中度视力不良 , 视力≤4.5为重度视力不良 。
造成视力不良的原因有很多 , 常见于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以及其他眼病(如弱视、斜视等) 。

保护孩子视力发育讲究早发现 , 早预防 , 早治疗 。 所以建立近视防控档案 , 做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 , 早期发现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眼病和高危因素是关键 。
远视低于75度为啥算近视?
在这份官方文件中科普到 , 儿童的视力是随着屈光系统和视网膜发育而逐渐成熟的 。 也就是说 , 刚生下来的小宝宝 , 因为视力还没有发育 , 其实是“不认人的” 。
0-6岁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期 , 一般来说:
新生儿 出生仅有光感 , 看不清楚
1个月 可以看清眼前20cm左右的物体
3个月 形成注视能力
6个月 形成双眼视觉 , 判断距离和深度
1岁视力应达到4.3(0.2)
2岁  视力应达到4.6(0.4)
3岁  视力应达到4.7(0.5)
4岁  视力应达到4.8(0.6)
5岁  视力应达到4.9(0.8)
6岁  视力应达到5.0(1.0)
儿童的眼球也是逐步发育的 。 和长身高一样 , 眼球也是逐渐“长大”的 。 儿童青少年时期也是眼屈光变化最快的阶段 。
新生儿的眼球比较小 , 眼轴短 , 一般都是处于大远视状态 。 随着眼球逐渐长大 , 眼轴随之变长 , 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 , 这个我们称之为“正视化过程” 。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 , 儿童到12岁后才由远视眼发育成正视眼 。 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 。

“正视化过程”前的远视 , 大多都是生理性远视 , 我们管这叫远视储备 , 可理解为“对抗”发展为近视的“缓冲区” , 或者是“存款” 。 也就是 , 当孩子的远视储备逐渐减少(远视度数逐渐降低) , 就会逐渐靠近正视 , 但跨过了正视这条线 , 就会发展为近视 。
以下给出的是相应的年龄对应的一个平均的远视度数情况:
年龄
生理屈光度(参考)
4-5岁
+1.50-+2.20
6-7岁
+1.50-+1.75
8岁
+1.50
9岁
+1.25
10岁
+1.00
11岁
+0.75
12岁
+0.50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