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培根铸魂 从教70年培养三代特级教师
93岁的于漪是无数中国教师心中的偶像 。 从教70年 , 开设了近2000节公开课、培养了三代特级教师、写下了40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 。 3年前 , 她获得“人民教育家”这一共和国首次颁发的国家荣誉称号 。 《面对面》推出《共和国功勋人物》 , 在上海专访了于漪 。
“一切为民族”
于漪出生在江苏镇江 , 1937年 , 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时 , 她就读的小学被迫解散 。 在最后一节音乐课上 , 年轻的老师教孩子们唱的是《苏武牧羊》 。
文章图片
于漪:老师教一句我们就唱一句 , 结果教着教着这个老师就非常激动 , 激动了以后他就流泪了 , 他说明天学校就关门了 , 我们一定要打回来 , 当时我们小孩子 , 没有听到过那种大字眼 , 但是老师这种激情 , 这种流泪 , 让我们幼小的心灵一下子懂事了 。
采访人员:很多时候 , 我们只有在这种过程里面 , 幼小的心灵对于国家才会有概念 。
于漪:什么叫家破人亡 , 不是四个字写在纸上 , 说在嘴上 , 那种苦难 , 那种人民遭受的灾难是刻骨铭心 , 永世不忘 。 所以一定要学历史 , 我们这种受屈辱的历史是不能够忘记的 。
文章图片
经历了逃难之后 , 于漪辗转考到了镇江中学 , 这所学校的校训是“一切为民族” , 在这里 , 国文老师教授《陈情表》中“茕茕孑立”一词时 , 给她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 。
于漪:他说注意这个词读“茕” , 大家要看清楚 , 这个下面不是一撇 , 是一竖 , 笔直 , 笔直 。 他在黑板上就写了一个大字“茕” , 笔直 , 笔直 , 记得再穷脊梁骨要硬 , 他教的是字形字音 , 给我们撒播的是做人道理 。 我们今天讲上课要有德育 , 这不就是德育吗?
采访人员:这一个竖就说明了一切?
于漪:笔直 , 笔直 , 他做个样子给我们 。 学校的校训“一切为民族” , 这五个大字就成为我血液里头最最重要的东西 。 基础教育是给人从事基本建设的 , 基础这个根要打得正 , 扎得深 , 它就不会被风吹雨打歪掉 。 如果从小根不正不深就不行了 , 基础不牢 , 地动山摇 。 每个孩子都是国家的宝贝 , 家长的宝贝 , 你要把每一个孩子教好 。 有很多人问我 , 你为什么一辈子要在基础教育?我说我自己深受优质基础教育的培养 , 师恩难忘 。 要把这些传承下来 , 要发展 , 要创新 。
18岁那年 , 于漪考入复旦大学 。 免学费、免生活费的教育系对于漪来说 , 是最经济的选择 , 更是内心早就播下的种子 。
培根铸魂
1951年 , 大学毕业后的于漪成为原上海第二师范学校的一名历史老师 。 8年后 , 因为工作需要 , 她从历史转行教语文 。 为了成为不耽误孩子的语文老师 , 于漪每天晚上9点以前工作 , 9点以后学习 , 两三年下来 , 她把中学语文教师该具备的语法、修辞、逻辑知识 , 该具备的文、史、哲知识 , 该了解的中外名家名著过了一遍 。 她给自己立下规矩 , 不抄教学参考书 , 不吃别人嚼过的馍 。 1986年 ,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阅读于漪的手稿《学海探珠》时 , 曾拍案赞叹:“于漪教书简直教得着魔了!”
文章图片
于漪对学生的爱也是持久而强大的 。 她常说 , 师爱超越亲子之爱 , 学生就是我的天下 。 在于漪的教育生涯中 , 她带过许多“乱班乱年级” , 也重点关注过家长搞不定、想要放弃的孩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牛肉培根芝士焗饭的做法 牛肉培根芝士焗饭的做法是什么
- 板栗的做法大全家常 板栗怎么做
- 谈读书中心主题是什么
- 可以凉着吃的便当菜谱 可以凉着吃的便当菜谱有哪些
- 培根肉为什么那么便宜
- 刘伶|喝酒,最能看清一个人的人品
- 什么食物不应该吃得太多? 培根 粗粮 干货
- 0101.培根说:“人可以允许陌生人的发迹 为人处世,低调一点,不要事事都那么锋芒毕露
- 培根说:“爱情和智慧 爱情是人生的必修课,每个人都得学习,每个人都得学会
- 培根说:“爱情和智慧 爱情和智慧的交织,这就是人生和爱情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