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者 “渴望爱,却充满回避和焦虑”:恐惧型依恋者的6个迹象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你身边是否存在这样一种人:
ta渴望亲密 , 希望能接近潜在的依恋对象(朋友/伴侣) 。
但当那些人靠得太近 , ta们会变得非常不舒服 , 并渴望退出这段关系 。然而 , 觉察到对方离开 , ta又变得焦虑 , 肝肠寸断 。
因此 , ta传达给别人的信息其实是:“我喜欢你 , 但你离我远点” 。
be like
文章图片
而ta周围的人
文章图片
1991年 , 心理学家Bartholomew等人提出 , 成年人的依恋关系 , 大致存在4种类型:
安全型(secure)、恐惧型(fearful)、疏离型(dismissing) , 痴迷型(preoccupied) 。
文章图片
这4种模式的划分基于2个维度:“焦虑(被抛弃)”维度: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是积极/消极的;“回避(亲密)”维度:一个人对他人的看法是积极/消极的 。
焦虑和回避度都很低 , 意味着ta们是“安全型依恋者” 。ta们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基本积极的看法 , 与伴侣亲密相处时感到放松;
剩余3种则都不太安全 。
痴迷型依恋者渴望被爱 。ta们想要亲密 , 并很少回避 。但由于对自己持消极态度 , 认为自己不值得好的感情 , 导致时刻担心被抛弃;
疏离型回避者回避亲密 , 在交往中习惯保持距离 。ta们遇到困难习惯独立解决 , 认为别人不值得依靠 , 但积极地看待自己;
恐惧型依恋则最为棘手 , ta们的独特之处在于:同时具有“高度焦虑”和“高度回避”特质 , 对自己和他人都持消极态度 。一方面渴望被爱 , 但由于自我价值低下而认为自己不值得 。另一方面又恐惧亲密 , 在关系中释放“回避”信号 。
文章图片
今天这篇文章 , 就来聊聊最后一种:恐惧-回避依恋者(也就是开头的例子) 。
虽然这一类型在人群中的占比较小(约6%) , 但ta们往往具有最糟糕的情感体验和人际关系 。
一些工作模型表明 , 恐惧型依恋更可能陷入虐待关系 , 与较高的边缘人格障碍、解离症状、孤独、抑郁风险相关(Dozier等 , 1999) 。
文章图片
图/中科院&北同中心
对于这种矛盾处境 , David J .Wallin在《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中打了一个精妙的比喻: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抠门9年”攒下两套房,真正的人间清醒是这样吗?
- 小熊与白生文字中一样的句子:花自向阳开人终向前走,是巧合吗?
- 爱上你 如何让女人爱上你?这个“稀缺能力”,普通男人要学会
- 备胎 “我有备胎,等玩够再嫁也不迟”女人自信过头,想嫁才知已成笑话
- 渣男 《2022年渣男语录合集》:“既不成全你,也不放过你”
- 过年 “你媳妇回娘家过年,咱家20来口人的年夜饭谁做”“我没媳妇了”
- “草包”领导一上任,就喜欢大肆做这3件事,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