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儿悦康 不好动的小女孩竟然是“多动症”?看完这篇就明白什么是多动!


粤儿悦康 不好动的小女孩竟然是“多动症”?看完这篇就明白什么是多动!
文章图片
粤儿悦康 不好动的小女孩竟然是“多动症”?看完这篇就明白什么是多动!

小女孩欣欣(化名)
是个非常安静的孩子 ,
上课也能遵守纪律 。
可唯一让父母不省心的是 ,
老师经常反映欣欣上课时总走神儿 。
“孩子看上去是安静地坐在教室里 ,
但注意力压根儿没在老师讲课的内容上 ,
很多东西都没有听进去 ,
学习成绩也很不好 。 ”
欣欣的母亲说 。 经过详细检查 ,
当被告知欣欣患了多动症时 ,
欣欣的妈妈感到非常惊讶:
“我女儿一点也不好动啊 ,
怎么可能是多动症呢?”
“在人们传统观念里 , 多动症患儿一定平时很好动 , 其实不然 。 ”专家介绍 , 多动症的三个核心症状分别是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 , 在临床共分三种类型 , 第一类是以注意缺陷为主 , 患儿并不好动;第二类是以多动、冲动为主 , 注意力还好;第三类则是混合型 , 既有注意力缺陷 , 又有多动、冲动的症状 。 其中 , 混合型的多动症患儿最多 , 数量占到70%至80% 。 “注意力缺陷型患儿最容易被忽视 , 因为家长很难将安静的孩子与多动症联想到一起 。 ”
孩子上课坐不住、爱走神、小动作多、写作业很困难……如今 , 越来越多的家长因孩子过于“好动”而烦恼不已 。
数据显示 , 一名医生一天接诊的50多例患儿中 , 有十几例是多动症 , 多动症已成为一种儿童常见病 。 门诊中 , 有些多动症患儿常被家人认为是调皮捣蛋 , 一味“严管”反而加剧了病情;有的孩子虽然课上格外“多动” , 实则却患上了自闭症;还有的孩子经常安静的“神游” , 竟然也是多动症 。
多动症患儿数量增多 , 现在 , 多动症的患病率在7%左右 。
“好动”与“多动”有啥不同?
好动”与“多动”仅一字之差 , 家长们又该如何判断孩子到底是不是患了多动症呢?“在生活中 , 家长可以从两方面初步做出判断 。 ”医生分析 。
首先 , “好动”和“多动”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 。 举例来说 , 当孩子初到陌生环境 , 前几分钟往往会有距离感 , 并表现出怯生生的样子 。 哪怕是活泼好动的孩子 , 也只有熟悉环境后 , 才会恢复原本的天性 。 但是 , 多动症患儿往往就缺少这一阶段 。 就拿到医院看病来说 , 哪怕是第一次见医生 , 多动症患儿也非常自来熟 , 有的孩子不仅在诊室里上蹿下跳 , 还会抢医生的钢笔、处方 , 一点没有距离感 , 也完全不懂规矩和分寸 。
其次可从学习情况来判断 。 多动症患儿由于注意力不集中 , 常常边玩边写作业 , 很磨蹭、拖沓 , 原本一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 , 往往要花上两三个小时 。 随着年龄增加 , 多动症患儿的成绩会每况愈下 。 这主要因为小时候功课简单 , 孩子凭借小聪明和家长辅导 , 还能跟得上 。 当功课难度变大 , 注意力问题对孩子成绩的影响会越发明显 。 而那些顽皮好动的孩子 , 有时作业完成的非常潦草 , 但效率却很高 , 就是为了省出更多时间去玩 。 这些孩子 , 随着年龄增加 , 自控能力会越来越强 , 学习成绩也会慢慢上升 。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突然‘开窍’了 , 其实这些孩子根本就不是多动症 。 ”
【粤儿悦康 不好动的小女孩竟然是“多动症”?看完这篇就明白什么是多动!】健康一个孩子 , 幸福一个家庭!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