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一个“好嫁风”女孩与她的100+次相亲( 二 )
本文图片
在相亲过程中 , 黄引逐渐洞悉了相亲市场上男性群体的需求和期待 。 这些需求和期待 , 基本围绕对女性的工具化要求而来 。
在聊天过程当中 , 男性一般都会试探性地问她“会不会做饭” , “有没有兄弟姐妹”;无论是90后还是70后男性 , 理想的伴侣年龄段都是20多岁 , “你29岁 , 那在对方那里 , 跟30岁心理评判都不一样;大多数男性都会问她工作是否忙碌 , 他们不希望女性工作过忙……
在相亲过程中 , 黄引也能碰到一些注重女性软性价值的男性 , 希望伴侣更聪明 , 更有想法 。
但多数男性的需求 , 基本着围绕女性的家务能力、生育能力 , 未来的赡养压力 , 以及照顾家庭的精力 , 有些男士会关注学历高低 , 这或许涉及到的下一代遗传基因 。
同时 , 黄引也理解了M的用心良苦 。 在她印象里 , M平时是个非常干练 , 工作能力也很强的女生 。 不过这些特质 , 在M的朋友圈里看不出来 , 在朋友圈里 , M展现的是“爱美 , 喜欢捕捉生活中的各种小确幸 , 会定期发一些心灵鸡汤” 。
黄引知道 , 自己朋友圈中 , 好几位女性朋友日常发布的内容都和M类似 , 这与黄引对她们的实际印象都有出入 , “我觉得她们也是在扮演子欣 , 扮演更能迎合男性群体的一面” 。
这一系列因素促使了“子欣”的诞生 。
本文图片
扮演“子欣”
黄引为“子欣”专门申请了微信号 , “子欣”朋友圈里的照片永远都是长发美颜 , 喜欢做饭并分享美食 , 经常捕捉白云、晚霞等生活中的小确幸 , 三五不时地发一些岁月静好的心灵鸡汤 , 常用可爱的表情包和“吖、呢”等语气词……
“子欣”的朋友圈截图.
“子欣”发朋友圈缺少文案和图片时 , 黄引也会从M等几位“子欣化”朋友的朋友圈中拷贝一番 。
这些图片和文字 , 投射着一系列女性特质——温柔、顾家、热爱生活 , 更容易被满足 , “最后一点还蛮重要的” 。
黄引把“子欣”的交友链接发在某个相亲群里 , 在此之前 , 她在这个群里发过自己的真实资料 。 “子欣”的头像是长发美颜照片 , 黄引的头像是短发实拍照片 , 相亲群里几乎没有男性察觉到这是同一个人 。 之前 , 主动加黄引的男性寥寥可数 , 相比之下 , “子欣”吸引到的男性可谓门庭若市 。
靠着朋友传授的知识点 , 在与相亲对象的会面中 , 黄引扮演起“子欣”越来越顺手 , 聊天时 , “子欣”会不失时机地流露出欣赏或者崇拜的情绪 。 眼神和言语交流中 , “子欣”传递的也是非常肯定的姿态 。
“子欣”遇到的男生 , “大部分都是没聊几句提出要见面 , 一见面就巴不得就希望可以迅速确定关系” 。
与之相对应的 , 黄引以真实身份相亲时 , 远不如“子欣”受欢迎 。 黄引曾认识一位对艺术非常感兴趣的男性 , 对方性格平和情商不错 , 相比较而言也算尊重女性 , 黄引也曾抱着跟对方继续发展的希望 。
但男生吐露真实想法后 , 还是令黄引大为震惊 。 在对方看来 , 虽然自己希望找一个能够分享艺术观点的伴侣 , 但真正面对艺术专业硕士毕业的黄引时 , 他的实际感受是“非常有压迫感 , 像是一个新人面对大佬时瑟瑟发抖 , 很怕说错话” , 他不敢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也就很难对黄引提起男女之间的兴趣 。
在一些男性有意展示经济实力时 , 黄引也很难像“子欣”一样表达赞赏 , 而是给出“我不是很在意你的经济条件”的反馈 , “这可能会打击到对方的优越感和满足感 , 这就很难令对方有愉悦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一个人开始变得强大的5种迹象
- 人老了,真正的富有,是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
- 一个没太大能力又无学历的离异女人在深圳有房有车,未来会怎样?
- 一个人真正的独立,是从攒钱开始的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大寒,最后一个节气等待春天!
- “抠门9年”攒下两套房,真正的人间清醒是这样吗?
- 情商低的7个表现,你是一个高情商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