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右手中年秃顶的男人,靠着2元钱的木梳,创造出10亿财富帝国( 二 )


半年后 , 第一批梳子上市 , 他为自己的梳子起名“三峡”牌 , 但是费了好大的力气 , 只卖出去了一把梳子 , 卖了2元钱 。
失去右手中年秃顶的男人,靠着2元钱的木梳,创造出10亿财富帝国
文章图片
当时 , 市场上胶梳子卖得比较火 , 自己的销售科长竟然也在用 , 谭传华就把胶梳子拿回家研究 , 来改良自己的木梳子 。
慢慢的“三峡”牌梳子开始得到市场的认可 , 但是 , 好景不长 , 一夜之间市场上出了很多假“三峡”牌梳子 , 而且价格比谭传华的还要便宜很多 , 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竞争下 , 谭传华的木梳销售又遇到了危机 。
他发现“三峡”牌木梳品种单一 , 做工不够精美 , 没有自己的特色 , 所以很容易被模仿 。
谭传华决定下大力气进行技术改进 , 在改进之前 , 他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大事 。
当时 , 厂里还存有15万把价值30万元的梳子 , 他用壮士断腕的决心 , 一把火把这15万把梳子全部烧光 。
这是谭传华的第一把斧 , 他这一斧头给公司辟出了一条创新改革之路 。
烧掉旧木梳后 , 谭传华开始琢磨 , 给自己的梳子取个什么名字?
1996年春晚 , 他从赵丽蓉的小品“麻辣鸡丝”中找到了灵感 , 给梳子取名“谭木匠” 。
之所以叫“谭木匠” , 是因为这个名字听起来不仅接地气 , 还有一种厚重的沧桑感 , 自此“谭木匠”这个名字横空出世 。
失去右手中年秃顶的男人,靠着2元钱的木梳,创造出10亿财富帝国】这是谭传华的第二把斧子 , 这把斧子开出了“谭木匠”的品牌之路 。
技术提升了 , 品牌也有了 , 接下来谭传华要做的就是带领员工大干一场 , 可是 , 他又遇到了阻碍——资金 。
当时 , 厂子比较小 , 很多银行不愿贷款给他 。
不服输的谭传华 , 一怒之下 , 在重庆商报上打了一则广告:谭木匠工公司招聘银行 。
失去右手中年秃顶的男人,靠着2元钱的木梳,创造出10亿财富帝国
文章图片
广告一出 , 立即成为一件轰动国内外的稀奇事 , 1000多家媒体蜂拥而至争相报道 。
这是谭传华的第三把斧子 , 靠这一怪斧 , 谭传华获得了银行的大力支持 , 从此他的梳子帝国正式拉开了序幕 。
有了资金支持 , 谭传华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 骨子里有一股艺术家气质的谭传华秉承“以美为始 , 以质为终”的理念 , 把小小木梳做出了品质和高度 , 这是一般人很难模仿的 。
失去右手中年秃顶的男人,靠着2元钱的木梳,创造出10亿财富帝国
文章图片
靠着不断推陈出新 , 谭木匠成为“中国木梳第一品牌” , 2009年 , 谭木匠凭借一把小小木梳在香港上市 , 成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木梳公司 。
很多人不明白 , 谭传华靠着什么把一个小小的木梳厂变成了上市公司?
其实 , 谭传华的成功靠的就是一份专注的“匠心” , 就像他说的 , 不想做大公司 , 只想做好公司 。
梳子的正面是财富 , 梳子的背面是一颗专注的匠心 。
03:谭木匠王国里的大爱
俗话说:淋过雨的人 , 才会为别人撑伞 。
身有残疾的谭传华 , 深深体会到残疾人在这个世上生存之难 , 所以公司成立之初就以招收残疾人为主 。
谭传华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谭木匠不是残疾人收容所 , 而是残疾人技能培训基地 , 谭传华找专门技术人员给他们培训 , 传授制梳技术 。
聋哑员工付培云曾经是一个靠乞讨为生的流浪汉 , 多年的流浪生活 , 让他尝尽了世人的白眼和侮辱 , 养成了偏激的性格 , 看谁都不顺眼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