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艾儿 痰和湿不一样!黄痰、白痰...?试试艾灸这6穴( 二 )


1、寒痰的特点:痰呈白色 , 寒痰的人喜温怕冷 , 舌苔薄白 。 寒痰之人大多因为受到风寒引起 。
2、湿痰的特点:痰为白色稀水样 , 病人有身体沉重、容易累或大便稀等症 , 舌苔薄白或白腻 。 这是因为湿邪入侵或者饮食太过肥腻导致脾胃运化失调造成的 。
3、热痰的特点:痰黄黏稠 , 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寒发高热数天后 , 转化而来 , 病人怕热喜欢喝凉的 , 舌红苔黄 。 此时就要清热化痰了 。
4、燥痰的特点:痰黏稠不易咳出 , 病人感觉口鼻咽燥 , 舌苔薄黄 。
如果前面两种的寒痰和湿痰的话 , 我们可以用温药来化解它 。 对于祛湿化痰效果很好 。 但是如果是热痰和燥痰的话 , 就不合适用这个方子了 。
艾灸这6个祛痰大穴 , 效果喜人!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身体自带的6个祛痰大穴吧 。
祛痰穴位一:膀胱经之肺俞穴
肺俞是肺的背俞穴 , 背腧穴为人体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特定穴 , 是调节脏腑功能、振奋人体正气之要穴 。
肺是呼吸吐纳交换之场所 , 肺俞穴掌控着肺气疏散的关窍 。 肺俞穴 , 是人体肺的专属保健穴 , 具有理气、平喘、宣肺等功用 , 可广泛防治因肺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各种疾病 。
人体津液不经正化 , 才会有痰 , 因此 , 要想化痰应加快肺部功能 , 使脾、肺、肾气血畅通以扶正固本 , 化解症状 。
祛痰穴位二:任脉之天突穴
天突穴属任脉 , 阴维脉与任脉之交会穴 。 穴位位于胸骨上窝 , 穴深部是气管 。 气管上连咽喉 , 下通于肺 , 属于肺系 。
正因为天突穴位于肺系之咽喉要道 , 因此按揉或者敷贴天突穴可以起到宣肺气、利气道、化痰浊而止咳平喘的效果 。 应该说 , 天突穴在帮助祛痰和止咳方面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
祛痰穴位三:胃经之水突穴
水突穴在颈部 , 处于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 。 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 。
《针灸大成》如此记载:水突主咳逆上气 , 咽喉臃肿 , 呼吸短气 , 喘息不得卧 。 水突穴 , 还是主管唾液分泌的穴位 , 口干舌燥、口水太多等 , 都可以取此穴调理 。
水突穴对于热痰的治疗效果最为理想 , 关于热痰的特点 , 上文已经有描述 。 常按此穴可减轻咽喉肿痛、痰多咳嗽、气喘等问题 。
祛痰穴位四:肺经之云门穴
云门穴位于锁骨下窝(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凹陷处 。
此穴为手太阴肺经脉气所发 , 内应肺脏 , 肺气如云 , 是肺气出入之门户 , 故名 。 艾灸此穴可调畅肺脏气机 , 改善肺脏功能 , 故有宣肺止咳 , 化痰散结的功效 。 经常按揉云门 , 可以消散肺之浊云雾露 , 浊云雾露得消 , 则咳嗽、咳痰等症应手而解 。
祛痰穴位五:胃经络穴丰隆穴
丰隆穴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祛痰、止咳的著名穴位 , 它可以说是穴位里的祛痰、止咳明星 。
丰隆穴属于胃经 , 是胃经的络穴 , 又联络脾经 。 丰隆穴能调治脾和胃两大脏腑 , 而脾胃主运化水湿 , 故有健脾益气、祛湿化痰、止咳宣肺平喘之功 , 有很好的除湿祛痰的效果 。
丰隆穴经常被用于治疗热痰、湿痰、燥痰等病证 , 使用的范围是最广的 , 尤其适合喉咙里很难咯出痰的人 , 经常按摩 , 有助于痰液轻松咯出 。 丰隆穴相当于中药里有名的二陈汤 。
祛痰穴位六:脾经合穴阴陵泉
【香艾儿 痰和湿不一样!黄痰、白痰...?试试艾灸这6穴】阴陵泉穴是脾经五输穴里的合穴 , 五行属水 , 经常艾灸阴陵泉穴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咳嗽多痰的作用 。 因为阴陵泉善于调节脾脏的功能 。 而脾主运化 , 利水渗湿 , 湿则生痰 , 因此艾灸阴陵泉能促进脾的运化而减少体内痰的生成 , 也是祛痰的要穴之一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