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父母养老,独生子女的愁( 二 )


为父母养老的烦恼 , 正在困扰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 。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调查显示 , 我国的养老状况可以归纳为“9073”格局 , 即90%的老年人都在居家养老 , 仅有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 , 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 。 社会力量的薄弱 , 意味着养老仍是家庭的主要责任 。
程非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 , 从小在母亲的抚养下长大 。 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下 , 他过得无忧无虑 , 直到发现母亲衰老的丝丝征兆 。
念初中时 , 程非无意中在床底发现一张乳腺的检查单 , 上面赫然写着“异常”二字 。 那是他最初意识到母亲的健康隐患 。 等到母亲55岁 , 程非发现 , 自己跟母亲交流时 , 一句话经常需要重复三遍 。 这让他对母亲的衰老有了具象的认知 , 他明显感到母亲已远不如十年前的状态 。
作为独生子 , 程非无法想象该如何独自承受母亲生病带来的压力 。 他开始有计划地替母亲安排体检 , 重点检查中老年妇女常见疾病 。 除了验血、验尿等常规检查 , 还给母亲安排了阴道分泌物化验、妇科彩超以及宫颈癌筛查 。 为了说服母亲 , 程非不对她说“体检是为了你好” , 而是说“你去检查身体是为了我好 。 ”
拿到报告单后 , 程非会仔细地查看每一项数值 。 一旦发现异常的指标 , 就拿报告单找医生询问 。 随着年龄增大 , 母亲在处理社会事务上的能力也相应退步 , 程非发现自己在家中的角色已悄然变化 。
养老金|父母养老,独生子女的愁
本文图片

稀薄的养老认识
早在大学刚毕业时 , 母亲就曾对李芊的婚恋提出要求:一定要找个父母有养老金的人家 。 那时李芊觉得这个想法太功利了 。 找爱人应当从情感诉求出发 , 怎么还要看这么现实的条件?
后来 , 李芊遇到现在的丈夫 。 婚前 , 父母常和她念叨:“你的条件这么好 , 学历又高 , 为什么要找一个这样的对象?还不如你之前谈的那些男朋友 。 ”可李芊坚信自己的选择 。
进入保险行业后 , 李芊渐渐发现 , 父母养老是横亘在年轻人婚姻中的重要问题 。 丈夫的父母生活在农村 , 只能领取农保微薄的养老金 。 相比之下 , 李芊的家庭条件让她不必忧虑太多 , 父亲是位小企业主 , 早已攒够养老的本钱 。 两人买房的钱也主要来自李芊父母的资助 。
结婚几年后 , 李芊承认曾把婚姻生活想简单了 。 对夫妻生活来说 , 双方父母的养老问题也能影响其质量 。 好在她和丈夫的感情目前还能化解这些矛盾 。
自从进入保险行业 , 李芊经常收到一些年轻人的咨询 , 其中不乏20岁出头的00后 。 他们养老意识的觉醒常令李芊惊讶 , 这也成为触发她为父母规划养老的源头 。
养老金|父母养老,独生子女的愁
本文图片
图 | 工作中的李芊
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女孩 , 因局促的家境为父母的养老问题发愁 。 她的父母靠打零工为生 , 年事增高后丧失了收入来源 , 长期未缴纳社保 。 父亲因脑梗两次住院 , 就医花销全靠借债 。 女孩在网上向李芊咨询:该买什么保险为父母养老?
面对这样的情况 , 李芊觉得很为难 。 她同情女孩的处境 , 但买保险对老人来说已不是最优选择 。 李芊建议她立刻去社保部门咨询 , 对他们来说 , 购买基础的保障才是最划算的方法 。
诸多迹象表明 , 年轻人正提前将养老意识落于实践 。 2021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 , 35岁以上人群的目标退休存款是139万元 , 18-34岁人群的目标退休存款为155万元 。 年轻人的危机感 , 更多来自养老资金的来源 。 财政部公开信息透露 , 2021年我国养老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的缺口达到7000亿元 。 而根据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 , 这一缺口在未来十年将达到惊人的8万亿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