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尾旋 母亲的20万存折不翼而飞,姐弟争相赡养父亲,是尽孝还是贪钱?( 二 )


那时医院只能留陪护一个人 , 而母亲当时就想看唯一的儿子 , 母亲手里当时还有20万块钱是想留给父亲的 , 这些钱也是他们二老一辈子攒下来的 , 唐爽痛快答应了母亲的要求 , 就把存折和一大袋房产证都给了哥哥保管 。 当母亲的丧事处理完后 , 哥哥却说母亲的存折不见了 。
唐爽认为哥哥唐伟分明是恶人先告状 , 他不仅对父亲不管不问冷漠至极 , 而且还霸占着老人的大部分财产 。 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 , 哥哥从小备受宠爱 , 这也养成了他的自私、霸道、唯我独尊的性格 。 如今他是得了便宜卖了乖 , 大有得寸进尺的架势 。
调解员电话和唐伟的二姐唐芳联系 , 唐芳说母亲的20万存折在弟弟手中 , 工资卡、医保卡现在自己保管着 , 因为父亲在她家待了大半年 , 弟弟不会做饭 , 她就告诉唐伟还让父亲到她家去住 。 如果父亲不愿意来 , 就送父亲去养老院 。
老二唐芳已经明确表达了赡养父亲的意愿 , 所以根据卡随人走的原则 , 只要确定了唐建国的养老问题 , 工资卡的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
唐爽进一步解释 , 除了工资卡确实在二姐手里 , 哥哥其余的说辞都毫无根据 , 而他如今求助记者的目的 , 就是要将父亲仅有的工资卡也彻底地把控住 。 那么对父亲的养老问题 , 唐爽又作何打算呢?
唐爽直接表态 , 她现在的想法就是希望把父亲送到那家养老院 , 她认为那个养老院哈尔滨是最好的 , 独门独院 , 疫情期间也不受外界干扰 , 而且里面还有护工 , 对父亲的疗养是有好处的 。 听妹妹讲后 , 唐伟也认可了把父亲送到养老院的说法 , 就看送哪家最合适 。
三、赡养父亲成难题 , 儿子求助目的竟是为了20万存折和工资卡为了了解更多的情况 , 调解员决定陪同他们走访一下兄妹俩提到的两家养老院 , 唐爽也积极地配合 , 并希望在今天就能把父亲接过去 。
而就在大家准备出发的时候 , 唐伟却突然反悔了 , 他认为送父亲去养老院 , 得按照特护一个月给五六千块钱 , 他掏不出来 。 他说父亲不愿上养老院 , 得回家亲自去问父亲的意思 。
当调解员问唐伟对赡养父亲有什么想法时 , 唐伟直言:“把老头的工资折给乖乖拿出来 , 把20万给拿出来” 。 他坚持不送父亲去养老院 , 他要亲自养 。
原来要钱才是他要求助的目的 , 为了要钱 , 他用一个”抢“字来形容三姐妹对父亲的尽孝 , 在他认为 , 父亲赡养不是问题 , 而他要钱才是大问题 。 即使要钱对父亲也没有那么尊重 , 而是用”老头“两字代表 , 听了让人实在不舒服 。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 从他的话中能看出他对金钱的欲望超出了他对父亲的关心程度 , 有人说 , 贪婪是欲望无止境的一种表现 , 它让人永不知足 。 而永不知足是一种病态 , 如果这种病态继续发展下去 , 人就会变得贪得无厌 。
他对父亲工资和母亲20万存款一直记在心上 , 所以他对父亲送养老院极不赞成 , 他反对妹妹的做法 , 也正符合唐爽对他的评价 , 他对亲情确实很漠视 。 这也与家庭教育有关 , 毕竟父母对他这个儿子太娇惯 , 舍不得让他吃苦受罪 , 他口口声声说自己赡养父亲 , 可他连饭菜都不会做 , 更舍不得雇护工支付护理费 。
在此之前 , 调解员也和唐建国聊过 , 老人时而清醒 , 时而糊涂 , 他连自己几个孩子都算不清楚 。 当问他想跟谁生活时 , 老人回答:“跟老姑娘” 。 调解员又问他跟儿子一起生活行不行?老人说“他是儿子 , 不行” 。
虽然老人有时糊涂 , 但他内心所表达的意愿不会骗人 , 也就是老人的潜意识是想跟着小女儿生活 , 不愿跟着儿子的 。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才是人类心理的主体 , 是一些被排斥于意识之下的心理内容和心理过程 。 他曾用冰山来比喻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