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这几个女性人物都崇尚知识与文化 。 你相信知识与文化可以让女性的命运变得更好吗?
朱山坡:
我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 读书能唤醒她们 , 塑造她们 , 武装她们 , 使她们变得更强大 。
就“拯救”而言 , 医生和作家殊途同归
澎湃新闻:
新书有三分之一的篇幅写到了非洲 。 怎么想到把写作版图拓宽至非洲?
朱山坡:
这几年来我经常在抖音上刷非洲的视频 , 尤其是对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世界和各种部落的生活感兴趣 。 看多了 , 对那里的一切似乎都不感到陌生 , 仿佛就在身边 。 而我的一些朋友曾经在非洲工作和生活过 , 他们当中包括医生和淘金的农民、做小商品生意的老板、路桥工程师 , 给我讲过一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 我觉得很新鲜 , 也很让人兴奋 。 有一次我在我偏僻的家乡县城里罕见地偶遇到一个黑女人 , 被很多人好奇地围观 , 我惊讶的同时意识到“非洲”其实就在身边 。 在写了一系列“蛋镇”故事后 , 我很自然而然地“转场”到了遥远的非洲 。
澎湃新闻:
写到超越自己经验范畴的部分 , 遇到过障碍吗?
朱山坡
:一个作家不一定老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和环境 , 或只写自己的经验 。 小说家毕竟是靠想象力吃饭的 。 虚构的才能往往是衡量一个小说家能力优劣的重要标准 。 对陌生世界的探寻和书写更能激发我的想象力 , 也让我更兴奋 , 更有成就感 。 我对自己熟悉的生活反而故意逃避不写 , 觉得没有挑战性 , 哪怕写熟悉的人和事 , 也尽量往陌生化方向努力 。 在写非洲为背景的小说时 , 我没有遇到太多的难题 , 因为很多困惑是可以通过百度来解决的 , 但查阅资料的基本功课是必须做的 。 相对于科幻题材和专业性很强的类型小说 , 我遇到的障碍要小得多 。
澎湃新闻:
在《萨赫勒荒原》《索马里骆驼》《卢旺达女诗人》这三篇小说里 , 你主要用两个元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 一是医学 , 一是艺术 , 包括电影与文学 。 为什么想到了这两个元素?你认为医学和艺术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朱山坡:
医学是从生理上治病救人 , 文学是从精神和灵魂上慰藉、救赎 。 就“拯救”而言 , 医生和作家殊途同归 , 肩负共同的使命 。 医生是非洲大陆最受欢迎和敬重的群体 , 他们用超越国界、种族、文化的救死扶伤行动阐释了人道主义精神 , 体现了大爱无疆的高贵 , 而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正是对人性之美的呈现和夸赞 。
澎湃新闻:
我们在新书里也能看到你过往的写作版图 , 比如“米庄” 。 从熟悉的家乡到遥远的非洲 , 你会不会觉得——“非洲很远 , 但大家的情境是一样的”?
朱山坡:
在作家的眼里 , 人是文学最大的母题 。 “人类”不仅是一个大词 , 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 “此地”的人和“彼地”的人没有本质的区别 , 在历史的长河里 , 每个人的生活可能参差有别 , 但所有的人境遇和命运大同小异 。 我相信“米庄”“蛋镇”的人和非洲的人都有着相似的情感 , 有相同的人性之美 , 也有着相同的人性之丑陋 。 时至今日 , 不得不承认 , 无论生活在地球的哪个角落 , 人类面临越来越困窘的共同命运 。 文学更多地探究人类的精神困境 , 作家不能画地为牢 , 刻舟求剑 , 我不仅要“走出蛋镇” , 也要“走出非洲” , 在更广阔的时空中思考人类和世界 。
本文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朱一暄|成年人的关系:始于心直,毁于口快
- 赵三悦|已冲上热播榜第3名,没想到,朱一龙之后,该换这位女演员火了
- 安宁|寻找内心的安宁,与朱亚文共同邂逅一夜好梦
- 朱雨辰|朱雨辰:要求汤唯三从四德,对母亲言听计从43年,至今仍是单身
- 朱亚文|放弃刘亦菲后,他另娶文艺女神:结婚10年,我后悔了……
- 白月光与朱砂痣|单曲循环的歌—《白月光与朱砂痣》白玫瑰与红玫瑰的平行时空
- 伊丽莎白二世|《杀死伊芙》女主吴珊卓现身英女王葬礼,网友:朱迪·科默在哪?
- 朱喜卫|河北女子远嫁陕西镇坪,留守深山照顾病残老人,心怀美好苦尽甘来
- 朱莉安·科普克|一场空难,一场关于生存和共存的考验
- 网爆《人生大事》“闷声赚大钱”,朱一龙才是最大赚钱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