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线,实现了产品出口结构的不断优化,推动了国内技术进
步,这种“后发优势”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三是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通过出口国
内生产相对过剩的产品 , 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可以缓解国内供求矛盾 , 提
高经济效益 。当前我国手机、电冰箱、电视机、摩托车、服装鞋帽类的出口依存度
均在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70%以上 。而国内经济发展所需的紧缺原料,也能够通
过对外贸易得以实现,2005年我国已成为世界铁矿砂、氧化铝进口第一大国和原油
进口第三大国 。由于进出口的良性运作,不仅弥补了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结
构失衡,提高了总产出水平 , 而且逐步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增强了
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
四是促进资本积累,提升规模效益 。
多年来,我国货物贸易的顺差一直是外汇储备快速上升的重要来源 。2001年底
我国的外汇储备刚刚超过2000亿美元,2006年底突破1万亿美元 , 同期货物贸易顺
差累计达到3675亿美元,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43% 。贸易顺差为企业的资本
积累提供了资金来源 , 提高了生产厂商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刺激了投资需求,提升
了企业的规模效益 。
五是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 , 带动了国内就业 。外向型经济的日趋活跃,带动
了国内就业水平的提高 。据有关专家分析,2006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达到70%左右
, 有效带动了国内就业,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184万人 , 是近年来新增就业人数最多
的一年 。
六是在全球经济增长中发挥积极作用 。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的发展更具开放
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更大,多年来无论进口还是出口都能保持高速增长
。据有关专家分析,2003年至2005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
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 , 对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二、贸易顺差是我国积极利用外资政策和特有贸易结构的必然结果 , 也是国内
经济长期健康快速发展的正常表现
长期以来,我国拥有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 , 近几年世界经济全面增长,
为我国积极利用外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要
贸易方式、以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出口主体的我国特有的贸易结构 。这是我国对外贸
易长期保持顺差的主要因素 。
一是加工贸易发展势头迅猛 。一方面 , 我国良好的工业配套能力和大量廉价劳
动力,加速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 。另一方面,由于加工贸易实行保税政策 , 对于
外资投入加工贸易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因此,长期以来,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外贸的
“半壁江山” 。加工贸易是一种增值的贸易形式,必然产生贸易顺差 。2006年我国
贸易顺差总额为1775亿美元 , 其中,进出口为逆差的贸易方式有:外商投资企业设
备进口逆差278亿美元,保税区、保税仓库进出口逆差600亿美元,还有其他贸易方
式有部分逆差;进出口为顺差的贸易方式主要有:一般贸易进出口顺差831亿美元
,而加工贸易进出口顺差则高达1889亿美元,超过了贸易顺差总额 。由此可见 , 当
前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中的最主要因素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湖南茶叶出口
- 如何鉴别进口粉饼的真假 粉饼真假鉴别方法
- 为什么国内的黄油都是进口的 黄油怎么挑选
- 星巴克连续第三年支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全力以赴再现“绿围裙风景线
- 超级扎心的暗恋签名2022最新 你的名字是我不敢说出口的秘密
- 进口朱顶红养殖方法
- 进口零食折扣店进货渠道有哪些
- 三文鱼进口都是经过冷冻的吗
- 小孩子性格急躁怎么改
- 缅甸怎么进口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