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有哪些风俗,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四 )


二、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本课前,可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西藏地区的有关信息及藏族同胞的民俗 , 了解我国传统戏曲的有关知识 。有条件的还可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的音像资料片,丰富学生对西藏、对戏剧的认识 。
2.教学这篇略读课文,需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 。第一步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 。第二步在引导学生读熟课文 , 在整体把握内容的前提下,弄清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 , 它有什么特色 。在此教学环节中 , 应留给学生充足的读、思、议的空间,促进学生与文本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 。第三步引导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句段画画批批,交流收获体会(可以是受到启发的,可以是好词佳句的 , 可以是文章写法的,可以是读书方法的),积累语言 。老师在此过程中穿针引线,释疑解惑,激励点拨 , 归纳提炼,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
3.比较阅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好方法 。教学中可以探究本文与《北京的春节》在表达上的异同 。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争辩 , 在争辩中激活思维 。老师在此过程中既要蹲下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又要站起来作引领;既要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又要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 。
4.在学习了两篇介绍民风民俗的文章后,可以进行一次小练笔,引导学生仿照《北京的春节》的表达方法 , 写写自己家乡的春节;也可以仿照《藏戏》的表达方法写写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 。
5.本课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领会编者意图,根据儿童特征 ,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忌面面俱到 , 过度发掘 。知识方面对宗教、活佛、高僧、巫女等不必深究,对藏戏的开山鼻祖唐东杰布的精神不作过多过深的人文内涵挖掘 。重点在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领悟表达方法 。
6.本课好词佳句多,文学色彩比较浓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 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在语言环境中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并采用有效方法积累词语 。
四、教学案例
片段:
了解艺术特色,领悟表达方法
师:藏戏有什么特色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
生:课文一开始,就概括地写了藏戏的特点 。我给大家读一读(朗读1—3自然段) 。从这三个自然段,也就是这三个反问句中 , 我们知道了藏戏有“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特点 。
师:你很会读书,从作者开篇的连续三个自然段,也就是连续三个反问句中,概括出了藏戏的特色 。同学们,我们一起读读这三个自然段 。
生:课文还具体描写了藏戏的面具,在课文的8—16自然段 。我和同桌一起给大家读一读 。
(朗读8—16自然段 。)
生: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所戴的面具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意义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