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总是喜欢想太多?心理学:反内耗体质的人,通常具有这3个特点( 二 )


文章图片
霍妮认为 , 一个人会无意识地采取一些“努力” , 实际上不是为了解决问题 , 而是为了回避问题 。
要解决一些心理上的问题 , 用一些口号来催眠自己 , 通常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
因为这些口号的本质 , 依然是为了回避问题 , 而不是真正地解决问题 。
很多人认为 , 要走出自我内耗 , 意味着成为一个反内耗体质的人 , 但事实上 , 这种想法通常无法真正地为一个人带来积极的改变 。
因为反内耗也不是一个绝对的优点 , 理性、果断以及钝感力很强的人 , 很有可能是一个缺乏共情能力 , 对别人攻击性也很强的人 , 这种特质与反社会人格倾向的形成也有着一定的关联 。
事实上 , 正如霍妮所说 , 理解是成长的一条必经之路 , 我们不是要改变自己 , 而是通过了解自己 , 而真正地成为自己 。
1.理解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
虽然很多人说 , 走出内耗的一个重要方法 , 就是不要去在意别人的看法 , 但告诉自己不要在意 , 可能就会变得更加在意 。
被誉为法国“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拉康·雅克认为 , 我们会通过观察别人对于自己的反馈 , 来形成自我评价 , 这被他称作“镜像自我” 。
事实上 , 不去在意别人的看法 , 是一件难以达成的事情 , 因为社会性是每个人身上无法摆脱的一种属性 。
相反 , 我们需要去理解每个人看待他人的视角与立场有所不同 , 同时偏见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 我们无法完全摆脱别人的看法对自己的影响 , 但我们需要意识到 , 别人看到的 , 可能只是一小部分的“我” , 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于TA自己身上的偏见 。
我思故我在。|总是喜欢想太多?心理学:反内耗体质的人,通常具有这3个特点
文章图片
2.对生活进行“断舍离”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 , 生活里大部分困扰是来自于拥有的太少 , 但事实上往往恰恰相反 。
一些不必要的人事物 , 才是造成我们内心超载的一个重要原因 。
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 割舍一些糟糕的人际关系 , 让生活变得简约一些 , 思绪也会变得更加轻盈 。
3.多去大自然走走
过度思考与强迫性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 。
著名的“森田疗法”之所以能够对强迫症具有疗愈功能 , 在于它具有一个强大的精神内核——顺其自然 。
很多人不知道顺其自然这种心态要如何着手去培养 , 最简单的一种方式 , 其实就是让自己多置身于大自然的环境之中 , 沉浸式的体验 。
心理学家也通过一些研究证实 , 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能够改善一个人的负面情绪 , 以及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
4.培养行动力
行动起来 , 才有可能真正去实现一些外部的目标 。
心理学家认为 , 想太多的时候 , 最简单的一种行动方式 , 就是把一些想法写下来 , 把一些缥缈的想法变成现实的文字 。
园艺、运动、瑜伽、冥想等简单的活动也是让自己走出内耗的行动方式 。
虽然很多人说 , 反内耗体质的人 , 通常都是很厉害的人 。
但不能否认的是 , 善良也是一种生活里非常可贵的品质 。
每一种性格特质都有自己的优点 , 也有自己的缺点 , 心理学中的一系列个性研究也告诉我们 , 用非黑即白的方式来看待一种特质 , 是导致一个人缺乏自我接纳的重要原因 。
不要急着改变自己 , 先去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 真正的改变 , 才有可能真实的发生 。
我思故我在。|总是喜欢想太多?心理学:反内耗体质的人,通常具有这3个特点】来源:简单心理学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