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祝融的传说反映了什么,火神祝融传说( 六 )


祝融火神的文化渊源
人无再少年一万年太久的时候还没吃饭啊 , 

火神祝融的传说反映了什么,火神祝融传说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火神祝融反映了什么反映了中华先民用火技术的发展 。
大致说来,祝融氏是神农氏时代,或者早在伏羲氏时代出现的一个以善于取火管火用火而闻名的部落 , 并逐渐迁移到南方生活 , 对中华先民用火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到五帝时代,“祝融”又因此被用作官职名称 , 其实更准确地讲应该是一个行业名称 。
《山海经?海内经》一书中关于他的出生作了以下叙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 , 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 。由此可见,祝融系炎帝的第五代来孙 。另据《海内经》中又称: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 。《大荒西经》则补叙为:“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 。祝融是官职炎帝后代担任过此职务以官职为族号,颛顼之后也担任过祝融一职也以职务为族号造成历史上有炎帝族祝融氏和颛顼族祝融氏之分 。那么,祝融又是一副什么模样呢?《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可见他并非“完人”,郭亚注释“火神也”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员,神话中的火神祝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职 。《汉书?五行志上》一书说:“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 , 行火政 。”正因为祝融是火神 , 他的威力也被应用到两军对垒的战争中去了 。《墨子?非攻下》记载如下:“(成汤伐夏) , 天命融(祝融)?。ń担┗鸶衫逑某侵校鞅敝?。”降火助战,这可能是首次把火战使用于战争中的吧 。祝融有一弟叫吴回,又称回禄,也是官司“火正” 。只是名声没有祝融大 , 人们把火灾称为“祝融之患”不是没有依据的 。于是,就有了用祝融代替火灾一词的来历 。
民间故事:火神祝融
火神祝融的传说反映了什么,火神祝融传说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有关于火神祝融的传说1.南岳传说之祝融的故事黄帝时候有个火正官,名叫祝融,他小时候的名字叫做黎,是一个氏族首领的儿子,生成一副红脸膛 , 长得威武魁伟,聪明伶俐,不过生性火爆 , 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火冒三丈 。那时候隧人发明钻木取火,还不大会保存火和利用火 。但黎特别喜欢跟火亲近 。所以十几岁就成了管火的能手 。火到了他的手里,只要不是长途转递 , ?就能长期保存下来 。黎会用火烧菜、煮饭、还会用火取暖、照明、驱逐野兽、赶跑蚊虫 。这些本领,在那个时候是了不得的事 。所以 , 大家都很敬重他 。有一次 , 黎的爸爸带着整个氏族长途迁徙,黎看到带着火种走路不方便,就只把钻木取火用的尖石头带在身边 。一次,大家刚定居下来,黎就取出尖石头,找了一筒大木头,坐在一座石山面前“呼哧呼哧”钻起火来 。钻呀,钻呀,钻了整整三个时辰,还没有冒烟,黎很生气,他嘴里喘着粗气,很不高兴 。但是没有火不行,他只好又钻 。钻呀,钻呀,又钻了整整三个时辰,烟倒是出来了,就是不起火 。他气得脸子黑红,“呼”地站起来 , 把尖石头向石头山上狠狠砸去 。谁知已经钻得很热的尖石头碰在石山上 , “咔喳”一声冒出了几颗耀眼的火星 。聪明的黎看了,很快想出了新的取火方法 。他采了一些晒干的芦花,用两块尖石头靠着芦花“嘣嘣嘣”敲了几下 , 火星溅到芦花上面 , 就“吱吱”冒烟了 。再轻轻地吹一吹,火苗就往上窜了 。自从黎发现石头取火的方法,就再也用不着费很大工夫去钻木取火了 , 也用不着千方百计保存火种了 。中原的黄帝知道黎有这么大的功劳,就把他请去,封他当了个专门管火的火正官 。黄帝非常器重他,说:“黎呀 , 我来给你取个大名吧,就叫祝融好了,祝就是永远,融就是光明,愿你永远给人间带来光明 。”黎听了非常高兴,连忙磕头致谢 。从此 , 大家就改叫他祝融了 。黄帝在位的时候,南方有个氏族首领名叫蚩尤,经常侵扰中原,弄得中原的人无法生活 。黄帝就号令中原的人联合起来 , 由祝融和其他几个将领带着 , 去讨伐蚩尤 , 蚩尤人多势众,尤其是他的九九八十一个兄弟,一个个身披兽皮,头戴牛角,口中能喷射浓雾 , 好不威风 。开始打仗的时候,黄帝的部队一上大雾就迷失方向,部队之间失去联系,互不相顾 。蚩尤的部队就趁势猛扑过来,打得黄帝所部大败,一直向北逃到涿鹿才停下来 。黄帝被蚩尤围在涿鹿,好久不敢出战 。不久,因发明了指南针,就再也不怕浓雾了 。后来祝融见蚩尤的部下都披兽皮,又献了一计,教自己的部下每个人打个火把,四处放火,烧得蚩尤的部队焦头烂额,慌慌张张地朝南方逃走 。黄帝驾着指南车 , 带着部队乘胜向南追赶 。赶过了黄河,赶过了长江,一直赶到黎山之丘,最后终于把蚩尤杀死了 。祝融由于发明了火攻的战法,立了大功 , ?黄帝重重封赏了他,他成了黄帝的重要大臣 。黄帝的部队班回朝时,路过云梦泽南边的一群大山 。黄帝把祝融叫到跟前,故意问道:“这叫什么山?”祝融答道:“这叫衡山 。”黄帝又问:“这山的来历如何?”祝融又答道:“上古时候 , 天地一片浑沌,象个鸡蛋 。盘古氏开天辟地,才有了生灵 。他活了一万八千年,死后躺在中原大地之上,头部朝东,变成泰山;脚趾在西,变成华山;腹部凸起,变成嵩山;右手朝北,变成恒山;左手朝南,就变成了眼前的衡山 。”刚刚说完,黄帝紧接着又问:“那么,为什么名叫衡山 。”祝融马上答道?:“此山横亘云梦与九嶷之间,象一杆秆一样,可以称出天地的轻重,衡量帝王道德的高下,所以名叫衡山 。”黄帝见他对答如流,非常高兴,笑呵呵地说:“好哇!你这么熟悉南方事务,我要委你以重任!”但黄帝并不说出是什么重任 。队伍在衡山驻扎下来了 。黄帝登上最高峰,接受南方各个部落的朝拜 。许多氏族首领会集在一起,大家都很高兴,祝融一时兴起,奏起了黄帝自己编的曲子-咸池之乐 , 黄帝的妃子嫘祖也踏着拍子,跳起舞来 。大家见了,都围着黄帝跳了起来 。跳了个痛快以后,黄帝叫大家静下来,说:“我就位以来,平榆罔,杀蚩尤,制订历法,发明文字,创造音律,编定医书,又有嫘祖育蚕治丝,定衣裳之制 。现在天下一统,我要奠定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 中岳嵩山 。从今以后,火正祝融镇守南岳 。”大家一听,都大声喊着:“万寿无疆!万寿无疆!”祝融这时才知道,原来黄帝说的委以重任就是这么回事 。黄帝走了以后,祝融被留在衡山 , 正式管理南方的事务 。他住在衡山的最高峰上,经常巡视各处的百姓 。他看到这里的百姓经常吃生东西,就告诉他们取火,教他们把东西烧熟再吃 。他看到这里的百姓晚上都在黑暗中摸摸去 , 就告诉他们使用火松明 。他看到这里瘴气重、蚊虫多,百姓经常生病,就告诉他们点火熏烟,驱赶蚊虫和瘴气 。百姓们都很尊敬他,每年八月秋收以后,就成群结队地来朝拜他 。大家说:“祝融?。?我们人丁兴旺了 , 鸡鸭成群了,五谷丰登了 。你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我们感谢你,我们要尊你为帝了 。你以火施化,火是赤色我们就叫你赤帝吧!从此 , 祝融就被大家尊为赤帝了 。” 正在大家安居乐业的时候,忽然电闪雷鸣,从中原地带来了震天动地的杀喊声 。百姓们吓得不得了,都跑来问祝融是怎么一回事 。祝融告诉他们说:“这是共工和颛顼气争帝位,打起来了 。”他们打了很久,还是不分胜负,共工气得七窍生烟,纵身一跳,一头朝不周山上撞去 。这不周山原来是一座不平凡的山,它撑住了天空,不让天垮下来;它系住了大地,不让大地倾斜 。共工一头撞过去,只听得“轰隆隆”一阵巨响,火星飞溅,照亮了半天 , 撑天的柱子折断了 , 系住大地的绳索也绷断了 。从此,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都往西北方向落下去 。大地向东南倾斜,江河湖泊的水都往东南方向流过去 。本来,南岳衡山这块天眼看也要垮下来了,这块地也一晃一晃的就要翻过去了 。老百姓一个个抱着大树,攀着岩石 , 吓得哭起来了 。祝融连忙使出自己的全身本领 , 象个大柱子一样撑住这个地方的天才没有垮,山才没有塌 。唐朝有个诗人,特意写了这件事:“东南地益卑,维岳资柱石 。前当祝融居 , 上拂朱鸟翮 。”后来 , 还有一个诗人也写道:“地涌一峰秀,高撑南楚天 。”?祝融在南岳山上活到一百多岁才死去 。百姓把他埋在南岳山的一个山峰上,并把这个山峰命名赤帝峰 。他住过的最高峰,大家就一直叫做祝融峰 。在祝融峰顶上 , 百姓们修建了一座祝融殿,永远纪念着他的功德 。2.祝融与火攻战法 祝融是在我国长期以来广泛祭祀的火神 。据罗泌《路史?前纪》卷八中说:“祝诵氏,一曰祝 , 是为祝融氏……以火施化,号赤帝,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 。”《史记?楚世家》:“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 , 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 。”传说祝融不但是管火的能手,而且发现了击石取火的方法,还发明了火攻战法 。祝融原名叫黎 , 传说他诞生在氏族社会,是氏族首领的儿子 。黎从小就特别喜欢火,那时,燧人氏刚发明了钻木取火 , 人们对保存和使用火的知识很缺乏 。有一次,他随父亲进行氏族长途迁徙,因带着火种走路不方便,他只带了钻木取火的石头 。晚上,大家要用火了,黎却取不出火来,顿时气得他将取火的石头向山上扔去,不料石头落下来溅起了几颗火星 。聪明的黎见了灵机一动,立即想出了新的取火办法 。他采来晒干的芦花,用两块尖石头靠着芦花连敲几下,火星溅到芦花上,再轻轻一吹就冒起了火苗 。这就是后来的击石取火方法 。击石取火比钻木取火省力多了,更不用千方百计保存火种,因此,当时中黄帝封他为火正官,并赐名祝融 。火攻战法传说也是祝融最早发明的 。当时南方有个氏族,首领叫蚩尤 , 经常侵犯中原,祝融奉命前去讨伐 。蚩尤人多势众,非常强悍 。祝融就命自己的部下每人打个火把和爆燃之物 , 等蚩尤的人一到 , 就四处放火 , 把蚩尤的队伍烧得焦头烂额,仓皇溃败,他们乘胜追击,终于打败了蚩尤,立了大功 。为此 , 黄帝重赏了他,命他掌管天下的火,镇守南山 。祝融是管火用火的能手,他不但发明了新的取火方法和火攻战法,他还教人们如何用火把食物烧熟了吃,如何用火取暖和照明,如何用火驱除瘴气和蚊虫,防止闹病 。祝融以火施化 , 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因火是赤色的,人们就称他为“赤帝”,每年秋后都向他朝拜 。在科学文化落后的年代里,人们对火的认识还仅仅是表面的,认为火很神秘,主宰火的是神 。祝融用火为人们造福 , 所以,后人把他尊为火神,每年都要进行隆重的祭祀,以表达人们对祝融的感激和纪念 。火神祝融的传说,带有神话色彩,但它反映了人类同火灾作斗争的一种希冀,寄希望于火神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光明和幸福,驱除邪恶 , 消灾免祸 。然而,要真正预防火灾 , 避免火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祭神求佛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依靠科学,依靠人类的智慧战胜火灾 。今天 , 人类对火已有了科学的认识 , 再不用祈求火神保护了,但火种祝融以火造福人类的形象却将作为美好的传说继续流传下去 。3.祝融击火各种各样的打火机,已经普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 。但在一些边远山区,农民至今还随身携带著取火用的火链,因它不用汽油火石,随时用,随时取 。所以,一直沿用了几千年 。那么,火链最早是谁发明的呢? 传说从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后,到了黄帝时期,人类已开始用火烧熟食物,用火取暖 , 用火驱赶毒虫猛兽,用火打仗 。可是在那时,人们只知道用火,却不会保存火种 , 这对过著迁徙不定的游牧游猎生活的人们来说很不方便 。他们必须经常带火种行路 , 每到一个地方,头一件大事就是用火种燃火烧饭,烧过饭后又得把火种小心地保存起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