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3、马克思的劳动观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马克思的劳动观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马克思的劳动观是探寻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理论 , 通过对人的本质的思考、对劳动解放及人的解放的探究、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与超越、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的理解,可以更好地阐释其在新时代中国的创新发展,即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 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推进现代化教育体系构建,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人的劳动精神形塑,实现马克思的劳动观与当代中国劳动观的历史性对接 。
劳动是诠释“类”意义上的人之本质属性的一个概念 , 人类劳动的自主性、自觉性与灵活性充分说明了“人猿相揖别”的根本原因所在,一部人类劳动发展史便是人不断探究自身蕴含的无穷本质力量的过程 。马克思思想深邃、著作等身,是当之无愧的思想巨人 , 其关于劳动的经典阐释构成了马克思的劳动观 。在当下新时代的历史语境中,对马克思的劳动观进行发展路径的历史溯源、主要内容的深度把握,可以更好地阐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实现马克思的劳动观与当代中国劳动观念的历史性对接,从而可以更好地运用马克思的劳动观来助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往纵深发展 。
马克思的劳动观
马克思围绕劳动概念所展开的一系列论述可见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著作中 。这些论述分析到位、观点精辟、立场鲜明,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现了马克思劳动观的深刻洞见 , 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 。
马克思的劳动观对人的本质的思考 。人的本质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依据 , 古往今来,无数哲学家都曾追问过“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一经典哲学命题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1]这里“自由自觉的活动”指的就是劳动,这一理论上的高度凝练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哲学”的主体特征 。虽然之后马克思进一步将人的本质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此处的论断非常清晰,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 。劳动意味着处于主体维度的人对客体维度的对象化存在物实施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行为,在劳动实施过程中生成了各种丰富且具体的社会关系 。的确 , 人的活动与其他动物相比,更具有目的性、独立性及复杂性 。人作为“天地之精英,万物之灵长” , 不仅是因为其具有理性思维的能力,还因为其能依靠勤劳的双手,对自然界进行积极的认识与改造活动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他者”所构成的关系中最能体现原初意义的一对 , 人类主体使自然客体“人化”的过程及自然元素内化为人的身体、自然景象内化为人的认知的过程是一个人与自然间的双向物质变换过程,劳动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媒介作用 。此外,人通过劳动不断从自然界获取自然物质资源实现繁衍生息;也正是在生生不息的劳动过程中 , 人不断突破旧有局限,不断丰富自身认知结构,发展各方面能力,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对自身的动态超越,在使自身逐渐向完满接近的过程中 , 将一个自在的自然转变为一个属人的世界,在这一点上其他动物永远无法与人类媲美 。“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这一哲学范式的构筑 , 从劳动-人的存在方式的角度进一步确证了人的本质力量,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对劳动的认识,对劳动的认识有哪些
- 原始社会的劳动不包括,原始社会的劳动不包括
-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简述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 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意义,请同学们谈谈对劳动的认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又该树立怎样的劳动观呢?
- 开设劳动教育专业的高校有哪些
- 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是,劳动改造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吗
- 体面劳动的提出者,能有谁告诉我什么是流通劳动?什么是生产性劳动?
- 苹果的外形特征描述,苹果有什么形态特征?
- 五一劳动节结婚祝福语有哪些 五一劳动节结婚文案
- 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