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危险源属于机械危险,哪些危险源属于机械危险( 二 )


1 危险因素分析
(1)起重伤害 机械工厂在生产运行中大多使用起重机械 。起重、吊装作业频繁,所接触的物体大部分是重量达数吨以上,大而重的钢板、钢管、零部件等物件,同时起重设备的运动方向具有矢量性,即有垂直升降运动、水平搬动运动和由大、小车同时以不同运动速度构成的合成运动 。因起重负荷大,在有限立体空间范围内运动 。如操作不慎、指挥不当、起重设备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失灵或者电气系统故障等因素 , 都易造成作业人员的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事故比较频繁 。据统计 , 我国每年起重伤害事故的死亡人数,占整个工业企业因工死亡总人数的12%左右 。
(2)物体打击 本项目主要涉及笨重的钢板、钢管等物体 , 在生产过程中如发生意外、失误等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物体打击伤害 。在检修过程中业有可能发生物体意外坠落造成物体打击的可能 。
水压机水压试验时,由于试验压力较大,达15MPa,若试验过程中发生意外,导致高压水冲出,可能会引发人员伤亡及设备的损坏事故 。
(3)机械伤害 本项目在生产运行中使用JCOE成型机、铣边机、预弯机、扩径机、倒棱机等运动设备 。若旋转部分防护不好或者作业人员思想不集中、配合不当,在操作过程中极易造成绞、碾、刺、割、压、戳等机械伤害 。作业后产生的废料若未及时清除,有可能引起操作人员刺伤、割伤等机械伤害事故 。
项目生产过程中还存在车辆伤害、高处坠落、触电、成品钢管坍塌伤人事故及使用乙炔、汽油、煤油、柴油易燃气体液体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 , 另外二氧化碳气体、氩气气瓶、空气储罐等可能发生物理爆炸事故 。
2 有害因素分析
(1)粉尘 在为工件除锈时有铁锈粉尘产生;焊接工序有焊剂粉末及电焊烟尘释放到空气中,人体吸入后,对肺部有损害,可能产生焊工尘肺 。
(2)噪声 工件冷作、重型机械加工、动力设备、起重设备的运转、运送钢管将产生间歇噪声 。噪声能引起职业性耳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发生 , 会使操作人员的失误率上升,严重情况下会导致事故发生 。JOC成型机、铣边机、预弯机、扩径机、倒棱机、空压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对临近岗位的作业人员来讲,是比较大的有害因素 。
(3)非电离辐射 本项目埋弧焊、氧乙炔气割焊、氩弧焊等焊接工序产生的强光为非电离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 。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可引起皮炎,表现为弥漫性红斑,有时可出现小水泡和水肿,并有发痒、烧灼感 。在作业场所比较多见的是紫外线对眼睛的损伤,即由电弧光照射所引起的职业病――电光性眼炎 。照射可引起类似电光性眼炎的角膜、结膜损伤 , 称为太阳光眼炎或雪盲症 。
(4)电离辐射 凡能引起物质电离的各种辐射称为电离辐射,能产生直接或非直接电离辐射的物质或装置称为电离辐射源 。本项目电离辐射射线危害主要来自钢管探伤设备产生的X射线 。电离辐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由于电气密闭结构不严、微波能量外泄和辐射,微波能量会对周围接触的人员构成一定的伤害 。
3 预防措施
3.1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1)不断增强安全意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专门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员[1];
(3)严把“三级安全教育”和“安技培训”关 , 做到持证上岗[2];
(4)安全管理部门按章管理,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考核;各级领导和生产管理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