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体是什么意思,体育馆广场是什么意思( 四 )


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大雁塔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章八元的“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等 。尤其是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 , 奔凑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 , 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 。
早在唐中宗神龙年间,雁塔题名就已形成风俗 。凡新科进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杏园游宴,然后登临大雁塔,并题名塔壁留念 。当年27岁的白居易成为进士,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刘沧更豪迈地题下“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豪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玉楼”,把雁塔题名与登仙并提了,可见他们洋溢着春风得意的喜悦心情,把雁塔题名视作莫大的荣誉了 。到后来大雁塔已形成“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题名”的情景,可惜北宋神宗年间一场大火毁掉了珍贵的题壁 。
到了慈恩寺,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这里的第一任住持方丈 。玄奘 , 河南偃师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翻译家、佛学家 , 他于公元 628年自长安西行 , 历经艰难险阻到达印度,得到戒贤法师的精心指导,公元645年回到祖国 , 朝廷在慈恩寺举行了空前盛大的欢迎仪式,出动了1500多辆轩车、200多幅刺绣佛像、500多幅以金线绣出的经幡,入寺和送行的高僧分坐500辆庄宝车,盛况空前 。玄奘带回佛经657部,先后在弘福寺、慈恩寺、玉华寺等处翻译佛经74部,共计1335卷,在我国佛教四大译家中译书最多,译文最精 。
玄奘还应唐太宗的嘱托 , 由他口述,其弟子笔录,将他17年旅途中经历的110个城邑和传闻的28个地区和国家的历史、山川交通、民俗风情、物产气候、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整理成《大唐西域记》12卷,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位传奇式的人物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他不畏艰难,排除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自唐代以来广为流传 。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此基础上写成了脍炙人口的中国古代四大小说之一《西游记》 。
大雁塔确是尽收佛学经典之家,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宏大的规模,更是您西安之行不可忽略的名胜 。根据最新报道,大雁塔不是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而是玄奘大法师在贞观二十二年为了放经书由当时的皇帝唐高宗提议而建成,后武则天时代重修过,明朝时代重修以致于今 。
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故又名慈恩寺塔 。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 。唐三藏――玄奘 , 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 。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 。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
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 , 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 。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 。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 。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 。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述三藏圣教序记》 。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 , 造型生动 。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 。是我国重要的历史遗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