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来历,粽子的来历 粽子是怎么来的( 二 )


3、浙江湖州粽子
米质香软 , 分为咸、甜两种 。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为馅 。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上面加一块猪板油 。蒸熟后,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 。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
还有很多地方的粽子种类不在一一举例了,总之粽子因各地的风味各不相同,但大部份分甜、咸两种 。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 。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 , 但以猪肉粽较多 。另外还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粽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 , 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

粽子的来历,粽子的来历 粽子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粽子的起源和来历粽子的起源:这是一种为了纪念楚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诞生的食物,屈原在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为了防止鱼类啃食屈原的身体所以沿江抛入竹筒,竹筒内装满糯米,这就是粽子的来历 。文献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水,而楚人哀之 , 至此日,以竹简贮米 , 投水以祭之” 。
粽子简介
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国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 。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 。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 , 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 。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 。南北叫法不同,北方产黍 , 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 。
粽子种类繁多 , 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
粽子的来历,粽子的来历 粽子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粽子的由来?是怎么来的呢从南北朝以后 , 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 。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 , 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 。所以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 。
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 。 
国内文化习俗:
粽属于“籺”的一种,籺是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逢年过节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的传统习俗 。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粽籺是端午节拜祭神灵祖先的贡品 。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即为广东碱水粽 。端午食粽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包粽子主要是用柊叶、箬叶或菰芦叶,统称粽叶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 。
粽子的形状多,体现了不同地域特色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中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 。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