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翻天和同学们 南昌、太原、贵阳齐发力,“强省会”建设号角吹响!( 二 )


通常 , 说到“低首位度”省会城市 , 除了南京、济南 , 不少人也会提到杭州、合肥 , 但其实 , 这两座城市的首位度已经超过了贵阳、太原、南昌 。 尤其是南昌 , 甚至还低于福州、广州的首位度 。
另外 , 就连与大连组成双子星的沈阳 , 其首位度也达到了26.2% , 比贵阳、太原、南昌都高 。
从常住人口看 , 贵阳、太原、南昌的人口占全省的比重也均低于16% , 在27个省会城市中的排名 , 都在15名以外 。
所以 , 这三座城市的经济、人口首位度 , 未必在全国最低 , 但也确实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
有人或许会认为 , 贵阳、太原、南昌的首位度不高 , 人口、GDP规模不大 , 可能与所在省的规模不足有关 。 但这其实是个误会 。
比如 , 江西的GDP在全国排名第15位 , 甚至高于南昌在省会城市中的GDP排名(第16名) 。 而拥有西安这样典型的“强省会”城市的陕西 , 其GDP其实仅比江西高出不到500亿 。
贵州和山西的GDP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20和21名 , 与贵阳(第19名)、太原(第20名)的排名也基本一致 。
可以说 , 仅就GDP排名来看 , 南昌、贵阳、太原这三座省会城市 , 并没有给所在省带来明显的拉动效应 , 尤其是南昌 。
这就能够解释 , 为何绝大多数省份在强调做强省会城市时 , 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说法——彰显省会担当 。
此外 , 一个同样耐人寻味的现象是 , 贵州、山西、江西通常都被戏称为“最没存在感的省份”之一 , 而贵阳、太原、南昌 , 也多被视为是“最没存在感的省会城市”之一 。
这种惊人的吻合 , 也恰恰反映出 , 省会城市实力与全省发展状况的密切关联 。
03
事实上 , 这一轮“强省会”建设 , 我们还能够发现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 , 那就是都得到了所在省的明确支持 。
如山东、广西、江西、贵州等都把强省会(首府)战略写入了“十四五”规划或建议 。
如江西“十四五”规划提出 , 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 , 推动南昌彰显省会担当、增强省会功能 , 增强核心主导功能和辐射带动能级 。
贵州提出 , 支持贵阳做大 , 严格执行城市规划 ,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 推进贵阳贵安融合发展 , 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 。
山西则在最新的全省会议中 , 鲜明提出要建设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 举全省之力支持太原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 。
虽然说 , 任何一个强省会的形成 , 都离不开省一级的支持 , 但从过去的经验来看 , 诸如“举全省之力”的明确支持态度 , 还是相对罕见的 。
这充分说明 , 越来越多的地方都意识到 , “强省会”对于一个省和地区的发展重要性 。 可以说 , 让省会强起来 , 已经不只是关乎省会城市自身的发展前途 , 而是关系到全省乃至一个区域的未来 。
值得一提的是 , 2018年 , 全国先后有七大城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被点名“引领带动作用不够” , “龙头作用不够”、“省会作用不够”、“中心城市作用不够” 。 这反映出 , 在国家的战略考量中 , 省会城市也应该担当起龙头作用 。
对于江西、山西、贵州这样的中西部省份来说 , 它们的经济体量、产业结构都处于相对欠发达的状态 , 而做强省会 , 正是实现全省发展突围不可或缺的路径之一 。
比如 , 经济转型 , 创新是关键 。 而一个省份的创新资源 , 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主要位于省会城市 。 如果省会城市的创新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 这其实就将影响到全省的发展机会 。
所以 , 我们看到 , 江西提出要南昌打造都市圈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创中心、品质消费中心和高端服务业发展中心 , 增强核心主导功能和辐射带动能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