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杭州日报靠当街“刷题” 每天23000步,90后小哥奔向好日子( 三 )


在紫花路待久了 , 附近的车主和居民渐渐熟悉了浓眉大眼、笑脸迎人、说话客气的刘尊博 。 “这个小伙子做事情靠得牢的 。 ”一名停车包月的车主这样评价刘尊博 。 正因如此 , 当刘尊博遇到麻烦事时 , 会有人替他说话的 。 今年上半年 , 刘尊博遇到了一名不配合的车主 。 这名车主的停车时长恰好超出了免费时间 , 按规定应当缴费 , 可他觉得才超出那么一点时间 , 不肯付钱 。 刘尊博一时不知该怎么说服这种“理所当然” , 倒是边上一位本地大爷站出来了:“我们杭州的公共自行车在规定时间里是免费的 , 超出时间也得付钱的 , 停车难道不是一样的道理?”大爷一句话就替刘尊博解了围 。
“我当时挺感动的 。 ”刘尊博说 , 他经常被附近居民的善意包围 , “在这里管车位也蛮幸福的 , 老杭州都很有人情味 。 ”因为经常帮忙疏导饭店、面馆门口的停车拥堵 , 刘尊博买饭吃的时候 , 这些店家都会为他多打点饭菜 , 算是一份心意 。 冬天低温 , 有居民担心他在路边冻着 , 特意为他烧好开水 , 让他有需要就去取 。
今年 , 杭州的“停车收费员”改名了 , 改叫为“停车巡管员” 。 刘尊博说 , 叫法不同 , 责任就更大 , 需要收费员们成为多面手 , 不仅要能快速录车牌 , 还要有叠防汛沙袋、会消防灭火等技能 。 虽然他的工作地点变了 , 工作内容和方式变了 , 但有一样东西他觉得不会变 。 “无论干什么工作 , 只要勤奋努力 , 日子总能越过越好的吧 。 ”说完 , 他咧嘴笑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