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杭州日报靠当街“刷题” 每天23000步,90后小哥奔向好日子( 二 )


4年走721万步为好日子打拼就是那么费鞋
身为90后 , 刘尊博曾是一名留守儿童 , 父母常年在杭州打工 , 留在河南商丘老家的他一直是由爷爷奶奶照管的 。 高中毕业之后 , 他离开了老家 , 到郑州某学校学习素描和网络应用 。 “当时我想着 , 学成之后可以去做个网页动画师 , 但我好像真的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 ”他笑笑说 。
苦学了半年后 , 刘尊博选择了放弃 。 听说儿子求学失败 , 父母权衡再三 , 决定让刘尊博来杭州打工 , 一家三口也好有个照应 。 刚来杭州那几年 , 刘尊博白天替父母看着店 , 做点小生意 , 晚上就出去当外卖小哥 。 “别看我现在挺会说话的 , 其实我小时候很内向 , 全靠那些年锻炼出来的 。 ”他说 , 踏上社会后 , 他只能逼自己学着与人沟通交流 , 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了 。
娶妻生子之后 , 刘尊博没办法每天出去忙个通宵了 , 而一场意外重重地给他的“晚班工作”按下了暂停键 。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 因为一个急刹车 , 刘尊博连人带车飞出去几十米远 , 伤得不轻 , 养了许久才痊愈 。 正是因为这次受伤 , 他有了找一份稳定工作的念头 。 当时 , 刘尊博的父亲在羊坝头一带做停车收费员 。 “这活老头子能干 , 我想我肯定也能干 。 ”刘尊博说 , 这个想法获得了家里人的支持 , “虽说工资不高 , 但好歹工作稳定啊 。 ”
不久后 , 刘尊博在上城市政集团路通公司入职了 。 师傅带了3天 , 刘尊博作为“菜鸟”收费员 , 在金钗袋巷上岗了 , 管着18个停车泊位 。 “那是2018年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 。 ”他说 , 这个日子他记得很清楚 , “那是我长这么大第一天真正意义上的上班 。 ”
刚入行难免紧张 , 刘尊博总是怕有车主趁他不注意溜了 , 又担心输错车牌扣错停车费 。 “那时候 , 连睡觉都会做噩梦 , 这份工作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 。 ”他说 。 还好 , 刘尊博懂得勤能补拙的道理 , 每天一到岗就全神贯注地盯着各个泊位 , 一发现车主有停车或者驶离的意向 , 就赶紧跑上前去沟通 , 一天下来总是筋疲力尽 。
手机数据很好地“总结”了刘尊博“全场紧逼”的工作方式:上个月 , 日均行走23000余步;过去4年中 , 累计步数已经达到721万步 。 “我看到这些数字的时候也吓了一跳 。 ”刘尊博说 , “工作这些年 , 不知不觉都走那么多路了 , 我只记得自己穿破了好几双鞋 。 ”
天道酬勤 。 去年 , 在杭州打拼多年的刘家人在临平区购置了一套二手房 。 卖家人不错 , 得知刘尊博一家是勤劳打拼的新杭州人 , 将一些家具送给他们 , 为房子的新主人节省了不少开支 。
买了房 , 压力自然是有的 。 停车收费员做六休一 , 为了尽可能贴补家用 , 刘尊博在一周唯一的休息日还会出去做外卖小哥 。 “辛苦当然是辛苦的 。 ”对此 , 他想得很通透 , “好日子嘛 , 都是靠一双脚跑出来的 。 ”
老杭州的人情味让工作有了别样的幸福感
2021年初 , 刘尊博的工作区域有了变动 , 调到了靠近钱塘江的紫花路上 。 由于工作地点距离临平的家太远 , 他索性在天城路附近租了间房子 , 方便每天上下班 。
紫花路是一条单行道路 , 虽然只有300余米长 , 却设置了36个停车泊位 , 比刘尊博之前负责的区域多了一倍 。 紫花路附近车位紧张的小区多 , 沿街的店铺又多是人气兴旺的本帮面馆 , 一到饭点或是周末 , 刘尊博总会忙到没有坐下休息的时间 。
好在刘尊博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新手了 , 几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门道:记住经常来停车的车主 , 不光是车型、车牌 , 车主的长相也得记牢 , 这些车主习惯等着他去收费 , 或者会自行扫码付费;遇到外地车牌的车辆就要多留神 , 有些车主对杭州的停车收费方式不熟悉 , 可能会直接开走;遇到不擅长侧方停车的车主 , 主动上去帮忙看一眼 , 指挥一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