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西安日报摄影 IC photo供图□薛勇不知不觉 拍不够的西安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摄影 IC photo供图□薛勇不知不觉 拍不够的西安
文章图片
摄影ICphoto供图
□薛勇
不知不觉 , 我也到了花甲之年 。 不仅没觉得“老之将至” , 还好像心里装着一盆火 , 今天的事情还没干完 , 又在盘算着明天的事儿 。 60年的人生 , 顺畅也好 , 艰难也罢 , 总归是自己真实的经历 。 既然人不可能永远都活在世上 , 那么生命的意义就是享受生与死之间的那个过程 , 把你需要面对的工作做好 , 直到满意为止 。
我天生愚钝 , 不好言辞 , 不善表达 , 而总喜沉浸且固守在自己思考或理解中 。 按夫人的说法 , 我是一个智商不高、情商有限的人 。 说句心里话 , 我这辈子深入骨髓里、永远不灭的追求 , 就是对真善美的渴望 。 真是真理的那个真 , 善是善良那个善 , 美是美好那个美!而外在的表现 , 就是对生我养我的这座城市的难以割舍的眷恋 。 我生在西安 , 长在西安 , 在西安生活工作了60年 。 感谢父母让我平安来到人世间 , 感恩滋养我的这片土地 , 让我有机会为它效力 。 有人说 , 一个人一辈子只在一个地方待着 , 生命必定是不完整、有遗憾的 。 我基本同意这样的话 , 但同时又感到庆幸 , 有时还会暗自享受这份荣光:我与西安的一世情 , 是命里注定 , 我珍视与家乡的这份情感和缘分 。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摄影 IC photo供图□薛勇不知不觉 拍不够的西安】爱祖国、爱家乡 , 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基因 , 是久而久之形成的思维习惯 。 我觉得 , 自己之所以这么执着、深沉 , 绝不是故土难离那么简单 。 我觉得 , 自己就是长在大树上的一片叶子 , 一旦离开 , 就会飘落得无影无踪 。 西安是华夏之源、人文之都、山水之城 。 新中国成立以来 ,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 , 西安也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 ,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一个欣欣向荣的国际化大都市正在形成 。 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受益者 , 我感到十分幸运 。 如何把西安的历史和文脉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 一直是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 摄影是一种借助光学仪器进行写实、艺术创作的视觉影像 。 它的第一要务是反映事物本身的真实 , 有记录作用 。 二是在记录的同时进行的艺术创作 , 有美育功能 。 摄影不需要繁复华丽的注释 , 不需要更多的言语修辞 , 只需要我们眼睛的闪亮和心的跳动 。 看似是一瞬间 , 但定格下来的是历史;定格下来的是文化 , 可以让人脑洞大开;定格下来的是艺术 , 具有超强的感染力 , 可以让人心潮彭拜 。 摄影是最好的纪录 , 摄影家是最好的见证人 。
我的摄影历史近40年 , 几乎和改革开放的黄金岁月重合 。 1982年 , 我工作不久就用两个月工资 , 买了一台“凤凰”牌135相机 。 我一度十分痴迷 , 见到亲朋好友 , 总爱缠着给人家拍照 。 之后还买了一台洗相机 , 把家里不到两平方米的卫生间作为暗房 , 冲胶卷、印相片 , 忙得不亦乐乎 。 后来 , 一小学同学要带女友去华山玩 , 欲借我照相机 , 经不住他的死磨硬缠借给了他 。 过了几天 , “噩耗”传来:我的相机摔到了山里 。 “凤凰”落户华山 , 这是多大的修行呀?虽然他当时就照价赔偿了我 , 可这件事对我影响还是很大的 , 以至于好几年我都没有正儿八经摸过相机 , 只是偶尔用单位相机过过瘾 。
近一二十年 , 相机进入数码时代 。 为了不落人后 , 我又重操旧业 。 这些年西安又有了新的变化 , 需要用不同的工具、视角和手法予以呈现 , 于是我赶时髦买了一台无人机 , 从空中看西安的发展变化 , 力图用美的作品为西安增加一点新的色彩 。 西安就是一座摄影的“富矿” , 永远都开采不完 。 西安人拍西安 , 也永远不觉得是个够 。 以时间为经 , 以西安的人和事为纬 , 用摄影的方式 , 记录西安这些年的时代变迁、社会变化、城市发展 , 向大家展现他们眼中不一样的西安 , 是我这几年一直努力的方向 。 尽管我的摄影作品不一定很成熟 , 但总是希望它能在给人们带来一点美的享受的同时 , 成为人们了解西安、宣传西安的一扇窗口 。 这里承载着我的美好记忆 , 也是我将摄影艺术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艺术实践和探索 。 我会不遗余力地坚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