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说说为什么他们非要当已有秩序的叛逃者吧 。在孙悟空、唐僧眼里,遵守已有秩序是很苦的事情 , 任人揉捏 。像沙悟净,明明是为了保护王母而打碎琉璃盏,却也被贬下凡尘当个凡夫俗子 。甚至最后他为了赎罪 , 花了五百年凑齐琉璃盏碎片,想当回仙人,也被王母轻易地重新摔碎了琉璃盏 。而凡间众生呢?他们挣扎在无数次的轮回中,甚至大部分时候是在畜生界,只有轮回个几百次才能当一次人 。当了人之后又要生老病死 。那小乘佛法是说,只有极少部分人最后成为了仙人,而且这个仙人还随时会被打下凡尘 。大部分的众生是置身在苦难中的 。就像那座陷空山 , 从山上继续向前就只能掉进深渊 , 得道之人才能在掉进去之后到达彼岸,否则就只能不断地向下掉 , 看不见尽头 。而所谓的得道,就是放下所有欲望罢了 。说起来轻巧,作为人 , 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伴生物,而且我们不仅仅只有一种欲望,而是又无数的欲望,就像小虫子一样藏在灵魂的各个角落,水乳交融 。得道 。。这是多么遥远的一个彼岸呀!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反人类 。所以,孙悟空和唐僧实际上是代表着人类 。。 , 在反抗那冰冷无情的秩序 。
最后,我还是要小小批评一下孙悟空 , 他不是一个完人,虽然他是一个反抗命运反抗秩序的英雄,但另一方面他太过执着于破坏 , 破坏冰冷的秩序同时,也破坏温暖的感情 。他把保护女儿的龙王敖广也给杀死了 。。,书里是说他最恨痴人 。这个原因我怎么也无法接受 。—–贴吧
该书讲述了悲剧英雄孙悟空以及唐僧等人对命运的抗争,作者以现代人的角度重新解读《西游记》的某些情节,通篇弥漫的是思考 。悟空传说的故事,是打破冥顽的故事 。
“也许每个人出生时都以为这天地是他一个人而存在的 , 当他发现自己错了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了 。”而长大的代价是什么,是开始发现这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界限 。原本无拘无束的少年突然面对这样的界限难免会撞得头破血流,之后又会怎么样?
《悟空传》是分三条线索展开叙述:一是猪八戒和阿月之间不离不弃的爱情,二是孙悟空与紫霞热烈却又压抑的感情,三是唐僧与小白龙之间哀婉的情意 。故事在猪八戒、孙悟空、唐僧三者之间不断的转换,每个故事好像是各自独立的,但是它们共同拼接成了完整的故事 。
《悟空传》将孙悟空分解为两个形象,一个是失忆的、迷茫的、只为加功德分而西游取经的孙悟空 , 一个是个性张扬、不拘束缚、备受妖界崇拜的齐天大圣 。唐僧是一个不烧香却拆庙的信徒,他的心中充满怀疑,人性乃至神性的弱点和黑暗都让他困惑 。
与此同时,他又和矛盾的自我相较量,发出了“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的誓愿 。在《悟空传》中,如来是绝对的反面人物 。
花果山因为孙悟空与天庭的战斗被毁,这是孙悟空的“原罪”,如来利用他的内疚,趁其放松警惕的时候将之压入五指山下 。爱情在《悟空传》中大放光彩 , 小说中的人物在爱情中得到更加全面更加世俗化的表现 。《西游记》中的道德圣徒的不谈爱情,在《悟空传》中成为永不变心的生死恋 。
有人甚至说《悟空传》的主线是爱情 , 其中,小白龙对唐僧的爱情,紫霞与悟空的爱情,猪八戒与阿月的爱情行等等都写得刻骨铭心 。爱情成为唯一神圣的东西,它取代了去西天取经的神圣地位 。这种神圣的爱情 , 既是对《西游记》的合理想象和再创造,又是作者小说理念的必然现实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立夏斗蛋的风俗由来 立夏这天为什么要吃鸡蛋
- 稀奶油和黄油是什么关系 黄油为什么又叫奶油
- 美国为什么在日本驻军,二战后,为什么美军没有在德国驻军而是在日本驻军?
- 黑鱼为什么有蟒蛇纹,黑鱼为什么这么像蟒蛇,是蛇进化过来的吗
- 为什么卡士酸奶特别贵,什么酸奶好吃
- 为什么要装踢脚线踢脚线用什么材质好
- 衣服被虫子蛀怎么处理,羊绒衫被虫蛀了怎么办?
- 女人为什么性欲强,女性生理欲望强生理反应大是怎么回事
- 机械表为什么要上发条,机械表需要上发条吗?
- 白色布包染色怎么去除,帆布包包被染色了怎么办?能洗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