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性 双十一狂欢背后:我们真的越买越快乐吗?( 二 )


文章图片
假性需求vs真需求
有一说一“双十一”时有些产品真的很优惠 。白给的优惠不要也说不过去 。
可有些产品仔细算来并没有优惠多少 。更不划算的是,因为所谓的优惠券买了一堆原本并不那么需要的东西 。
若不能识别真需求和假性需求,就很容易掉入营销陷阱中 。
比如被广告宣称的神奇效果洗脑,买了一堆听起来很神奇的“瓶瓶罐罐” 。
结果却发现徒有虚名,一点用都没有 。
还有总觉得下一件衣服会让自己更有魅力 。
可实际上呢?买来才发现很多衣服并不真的适合自己 。想象和现实之间有很大一段距离 。
抛开是否浪费钱不说,问问自己“当初为什么一定要买呢?目的达成了吗?”
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
强迫性 双十一狂欢背后:我们真的越买越快乐吗?
文章图片
为了减少这类后悔,在剁手之前我们需要问问自己以下5个问题 。
比如看中了一件衣服,情感上很想要理智上又觉得其实没有那么需要 。
A、如果拥有了这件衣服,我就会感觉怎样呢?我期待会有什么不同呢?(识别表层需求背后的情感诉求)
B、它真的会让我感觉更好吗?(质疑它的真实性,以免被虚假需求牵着鼻子走)
C、为什么这种感觉需要衣服来给予?没有这件衣服我就不能感到(快乐、自信)吗?(撬动深层错误信念)
D、除了买这件衣服,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满足内心诉求呢?现在已经拥有的哪些东西,也可以让我有这样的满足呢?(回到当下,寻找可能性)
E、如果买了这件衣服,会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坏处呢?(觉察冲动消费的负面后果)
也许有人会觉得开心就买呗,想这么多太纠结了 。当然如果并不会后悔,怎么开心怎么来 。这是个人的自由 。只是如果总是忍不住买买买,买完又总是后悔就有问题了 。
毕竟花钱是买开心的,不是买后悔的 。
更重要的是若我们不能够控制自己的病毒式欲望,就会慢慢被它吞噬 。
强迫性 双十一狂欢背后:我们真的越买越快乐吗?
文章图片
买买买,不是唯一的快乐
如果道理都懂,但还是控制不住买买买怎么办呢?
那可能就需要往更深处疗愈自己内心的创伤了 。
忍不住剁手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强迫性行为 。强迫是焦虑和恐惧的混合体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强迫性行为或强迫性思维,是因为担心不……
就会有严重后果 。为了缓解这种焦虑就忍不住重复某些行为,哪怕是有害的 。但只要当时感觉很好就不管不顾了 。
一般来说强迫性消费是源于深层的匮乏感和没有安全感或缺爱 。
强迫性 双十一狂欢背后:我们真的越买越快乐吗?
文章图片
匮乏感
匮乏感是一种很“缺”的感觉,和一个人实际拥有多少无关,和内心的黑洞有关 。
内心很匮乏的人和得了暴食症的人一样总是不满足,习惯于囤积任何她觉得自己缺的东西 。
买了很多东西堆在那里,包装都不拆的人就是内心匮乏感作祟 。
不那么严重的可能就是爱多买乱买,总觉得不够 。
没有安全感或缺爱
有些人买东西是因为潜意识里把花钱等同于爱自己 。所以,她们很难拒绝“你值得拥有”这样的话 。事实上绝大多数冲动消费的女人买东西都是源于这种心理 。
因为受了广告语或推销人员的暗示,她由衷觉得一个人女人如果不舍得给自己花钱就不够爱自己 。或者觉得只有舍得给自己花钱的女人才会被人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