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大裂谷地理位置及特点,东非大裂谷 曼德海峡( 三 )


东非大裂谷地理位置及特点,东非大裂谷 曼德海峡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东非大裂谷的地理位置东非大裂谷的地理位置:整个形状可画成不规则三角形,南点在莫桑比克入海口,西北点则远到苏丹约旦河,北点则可进入死海 。
东非大裂谷,宽几十至二百公里、深达1000~2000米,裂谷的东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经马拉维湖,向北纵贯东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 , 直达红海北端 , 全长约5800公里;西支南起马拉维湖西北端,经坦噶尼喀湖、基伍湖、蒙博托湖等,一直到苏丹境内的白尼罗河谷,全长1700多公里,是世界最长的不连续谷 。
东非大裂谷地理位置及特点,东非大裂谷 曼德海峡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东非大裂谷有什么特点?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 。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口一带,向北经希雷河谷至马拉维湖(尼亚萨湖)北部后分为东西2支:东支裂谷带沿维多利亚湖东侧 , 向北经坦桑尼亚、肯尼亚中部,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原入红海,再由红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约旦谷地 , 全长近6000千米 。这里的裂谷带宽度较大,谷底大多比较平坦 。裂谷两侧是陡峭的断崖,谷底与断崖顶部的高差从几百米到2000米不等 。西支裂谷带大致沿维多利亚湖西侧由南向北穿过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等一串湖泊 , 向北逐渐消失 , 规模比较小 。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 , 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尼拉贡戈火山等,谷底则有呈串珠状的湖泊约30多个 。这些湖泊多狭长水深 , 其中坦噶尼喀湖南北长670千米,东西宽40千米~80千米,是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平均水深达1130米 , 仅次于北亚的贝加尔湖,为世界第二深湖 。
在1000多万年前,地壳的断裂作用形成了这一巨大的陷落带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这里是陆块分离的地方,即非洲东部正好处于地幔物质上升流动强烈的地带 。在上升流作用下 , 东非地壳抬升形成高原 , 上升流向两侧相反方向的分散作用使地壳脆弱部分张裂、断陷而成为裂谷带 。张裂的平均速度为每年2厘米~4厘米,这一作用至今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裂谷带仍在不断地向两侧扩展着 。由于这里是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因而多火山多地震 。
东非大裂谷是纵贯东部非洲的地理奇观,是世界上最大的断层陷落带,有地球的伤疤之称据说由于约三千万年前的地壳板块运动,非洲东部地层断裂而形成 。有关地理学家预言,未来非洲大陆将沿裂谷断裂成两个大陆板块 。
东非大裂谷分东西两支 。东支南起莫桑比克境内西雷河口,向北穿越肯尼亚全境,一直延伸到西亚的约旦河岸 , 全长5800公里(一说6500公里) 。其中以肯尼亚境内的一段具有最显著的地貌特征 。这段峡谷长约800多公里,宽50~100公里,深450~1000米 。裂谷两侧断层崖壁陡峻 , 象筑起的两道高墙,谷深达几百米至2000米,高差悬殊 。首都内罗毕就坐落在裂谷南端的东墙上 。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着群山,无数热带野生动物生活在群山的怀抱中,一座座高大的死火山屹立在群山之中 , 在火山熔岩中蕴藏着大批古人类、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学、考古学、人类学的宝贵研究资料 。裂谷底部是一片开阔的原野,20多个狭长的湖泊 , 有如一串串晶莹的蓝宝石,散落在谷地 。中部的纳瓦沙湖和纳库鲁湖是鸟类等动物的栖息之地,也是肯重要的游览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其中的纳瓦沙湖湖面海拔1900米,是裂谷内最高的湖 。南部马加迪湖产天然碱,是肯重要矿产资源 。北部图尔卡纳湖,是人类发祥地之一,曾在此发现过260万年前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