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是我们常用的什么单位,年月日是我们常用的什么单位( 三 )


阴历把月亮圆缺循环一次的时间算做一个月,12个月算做一年 。然而月亮圆缺循环一次–一个朔望月,是29天12时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 。为方便,阴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两种,逢单的月是大月30天,逢双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
实际上,一个朔望月并不正好等于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的平均数–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 。所以12个朔望月实际上要比354天多8小时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 。因此,阴历30年中就要安插11年闰年,每逢闰年就在12个月多加一天 。阴历的闰年是355天 。这样,阴历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 , 平均一年的长度是354天8小时48分 。它的一年比回归年差不多短了11天 。3年就短一个多月,17年就要短6个多月了 。所以使用这种历时,新年不一定在冬天过,它可以在春天过 , 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过 。它的惟一好处就是阴历上的每一个日期都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状 。
阴历作为一种历法,由于它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相协调,所以当今世界上除了几个伊斯兰教国家因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国家一般已经废弃不用了 。
农历,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 。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农历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 , 这样它就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 。
现在所有的农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 。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 。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我国改称为"农历" 。至于"农历"一名的由来 , 大概因为由于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 。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 。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 , 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 。
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 。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 , 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 。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
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 , 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 。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 。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 。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 。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 。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 。
我国历法渊源甚远 。《尚书?尧典》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 , 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 , 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 以及“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等记载 。虽然《尚书》乃后人所托,井不足以证明当时已认识到每个回归年长度为366天,但是对于农事活动来说,“年”是最重要的周期 。这是原始社会的人们从生产实践中得到的 。我国历法采用干支记法 。东汉以前只以记日,建武三十年(54)以后,始以记年 。
年月日,是一种指计时单位,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
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
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