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粽子饮食禁忌
 端午节很快就到了 , 粽子作为传统的应节食品备受大家喜爱,包粽子的苇叶及荷叶均是清热解暑的良药,就连糯米也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功效 。虽然粽子美味营养,但并非所有人群都合适 。其中,心血管以及糖尿病患者应该谨慎食用 。
 糯米是用于制作粽子的必备食材,富含B族维生素,能温暖脾胃,补中益气 。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 。糯米有收涩作用 , 对尿频、自汗也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栗子馅儿粽子具有补气健脾、益肾的功效;水果馅儿粽子有润肠通便的功效;而蛋黄馅儿粽子有健脑益智的功效 。
 不过,肉粽和猪油豆沙粽所含的脂肪较多,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吃多了,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的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还有的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等后果 。
吃粽子要注意“一高两低”
 所以,吃粽子要少吃并且清淡一些,注意“一高两低” 。所谓“一高”就是注重高纤维 , 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时间较长,胃肠排空需时较久 , 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症状,所以一定要加热后食用 。如果做粽子的材料能搭配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不仅可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健康 。
 至于“两低”则是低油和低热量,肉粽是粽子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饱和脂肪含量高,所以在选食粽子的时候不宜搭配油腻食品,要做到荤素搭配、细嚼慢咽 。对于心血管患者而言,避免吃肉粽,低纤维健康的粽子也不宜多吃 。
源于纪念屈原 。
公元前278年 , 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楚国大臣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 , 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 , 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把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 , 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 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粽子的来历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 , 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 , 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
【历史记载】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粽”字本作“糉” , 《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 。从米,葼声 。”《说文•夂》:“葼,敛足也 。”义为鸟飞时收敛腿爪 。《集韵•送韵》:“糉,角黍也 。或作粽 。”
粽子又名“角黍” , 最早记载见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五,方伯协极 。享用角黍,龟鳞顺德 。注云:端,始也 , 谓五月初五也 。四仲为方伯 。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 。●(同 “鸭”),春孚雏,到夏至月,皆任啖也 。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 。……裹黏米一名‘糉’ , 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指甲油弄衣服上怎么洗,衣服上的指甲油怎么洗掉
- 欧米茄手表型号在哪个位置,欧米伽手表的型号
- 车窗抛物的危害,车窗抛物有什么危险?为什么要严禁车窗抛物?
- 买的鲜花花束怎么保持时间久一点,收到的鲜花怎么保存的久一点
- 对美的认识和感悟,对美的认识和感悟
- 买回家的肉洗了再冻冰箱吗,牛肉洗了放冰箱冷冻吗 牛肉洗了是否放冰箱冷冻
- 支付宝余额宝转入的金额有限制吗
- HTC E9+的屏幕尺寸是多少?HTC E9+的分辨率是多少?
- 网络语佩奇是什么意思,网上认识女的,她说她朋友叫她外号佩奇,这是什么意思?
- 三星W2013多少钱?三星W2013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