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孔子常在什么地方讲经授学,孔子讲学的地方 叫啥( 五 )


民间有谚:孔夫子搬家??全是书 。孔子一生发奋好学,乐以忘优 , 不知老之将至 。走到哪儿都携带着很多书 。
古时的书,其实都是一些竹简上刻或书写的篆字,东汉蔡伦发明造纸,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都在其以后许多年 。
在众人的一番折腾下,马车被推上了岸 , 书也被捞上来了 。但是,那些书全被水浸湿了 。孔子心中焦急,四处张望,欲找一个晒书之所 。还是颜回年轻,眼尖 , “瞧!对岸有一座山丘 。”那座山有300多米高 , 四面无倚,独凸而立,顶部平坦洁净,足有二亩见方 。孔子憋皱的眉头舒展了,此时秋高气爽 , 阳光直照山头 , 很好晒书 。弟子们很快将被打湿的书搬到山顶,铺开晾晒起来 。周边也没有什么人,子路、子贡、颜回也不顾斯文,脱掉长衫,拧干晾晒 。
经历了刚才的一番折腾 , 孔子站在山顶 , 俯瞰潺潺流水,不禁仰天长叹道:“美哉水,洋洋乎!可惜的是这儿没有桥,此处要是有一座桥就好了,过往行人就不会如我等受涉水之苦了!”
随后 , 孔子师徒落坐于两丈多长的长石上 , 稍事休息,以等书晒干 。子路回想起近段的行程,种种不幸,不禁发起牢骚,口里念叨:在宋国的一棵大树下习礼时 , 宋司马桓魑欲杀师傅;在于野被陈蔡大夫围困三日,粒米未进,很多人都饿病了;上午在旧街让项橐毛孩戏弄,下午又人车落水,真是不幸,可谓“风刀剑树严相逼” 。
孔子宽解道:“天降大任于我等,实现周礼,天下归仁,任重而道远 。忍饥挨饿,受苦受难 , 在所难免 。我们必须坚韧弘毅 , 矢志不移,死而后已 。”
孔子师徒当年晒书的山就在今问津书院的后边,山势平坦,有茂林修竹,茵茵庄稼,被称之为晒书山 。孔子当年坐过的那块长石被称为“坐石”,周边还有后来他们驻足讲学时供研墨行文之用的墨池、砚石 。墨池即离坐石不远处的小溪 , 溪边石黝如墨 , 故名墨池 。临池石刻上刻有“墨池” 两字,尽管年代久远,仍依稀可辨 。池边一石,形如砚台,如天作之合 。每遇天气变化,即有“墨水” 浸出,池水久旱不涸 。
4.千年一叹孔叹桥
气节如山 , 千秋仰止宫桥近;
文章似海 , 百代渊源俎豆磬 。
公元前489年,孔子站在孔子河岸边,望水兴叹,说此处若有一座桥就好了 。孔子后来被称之为圣人,但圣人不是神仙,孔子也不信神 。“敬鬼神而远之”(《论语 。雍也》) ,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先进》)孔子不言“乱、力、鬼、神” 即是证明,神可以点石成金(当然,神是不存在的) 。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建一座象样的桥是不容易的 。
孔子河发源于大别山东南支的五云山 是一条绵长十多公里的山间小河 周边山岗林立 林茂竹密 松涛阵阵 鸟语声声 田垄纵横 村庄聚落 。她流经清清沙河、举水,汇入万里长江 , 奔向无涯大海 。千百万年来,流水潺潺,不舍昼夜,从上古流过春秋,又从春秋流到如今 。她因为曾留下孔子的足迹,因孔子发出过千年一叹,而更加令人神奇向往 , 而承载着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 。
一千八百多年后 , 孔子的夙愿,以及世世代代一河两岸民众的期盼变成了现实 。明万历年间,孔子及儒学思想的崇拜者、归安进士、黄冈知县茅瑞徵遂孔圣人之愿,在此修筑了一座大桥,并命名为孔叹桥 。茅瑞徵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知县,县志称他“于水利、邮传备极经画 , 有大功于民”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