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在休息状态下60%的能量来源于,人体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1、人体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人体在物质代谢中 , 伴随着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
人体的能量是从那里来的呢 。从能量的角度来考虑,人体不能直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和热能,也不能利用外部供应的电能和机械能,人体唯一的能量来源,是靠摄入体内的营养物质中蕴藏的化学能 。
机体摄取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物、脂肪、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 。其中碳水化物、脂肪和蛋白质既是构成机体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机体需要热能的提供者 。
1.碳水化物 。碳水化物是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在一般情况下,机体需要热能的70%大左右由碳水化物来供应 。碳水化物在体内氧化和在体外燃烧放出的热能一样多 。当1克碳水化物完全氧化时,能放出4.7千卡热能 。
碳水化物的主要来源是淀粉食物,在消化道内变成单糖(主要是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 成为血糖 。血糖可直接被组织细胞氧化利用,一时用不完的血糖,可变成糖原被机体贮存起来 。
在肌肉中合成的糖原叫肌糖原,肌糖原可直接供应肌肉活动的热能需要;而在肝脏中合成的糖原叫肝糖原,这是机体贮存糖的主要形式 。
肝糖原是在血糖浓度降低时 , 可再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以维持血糖浓度 。有些组织细胞本身贮糖很少,必须依靠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来满足代谢需要,尤其是脑组织 , 它需要的热能几乎全靠分解葡萄糖来供应 。因此,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供应脑细胞的热能不足,易出现眩晕 。
2.脂肪 。人体内的脂肪主要是靠食物供应获得 。食物中的脂肪,在肠道内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后被吸收到体内,合成自身脂肪 。此外,也有一部分脂肪是由体内的糖和蛋白质转化而来 。人体内的脂肪,一部分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成分 , 称为组织脂肪;另一部分贮存于皮下、内脏周围及肠系膜等处 , 称为贮存脂肪,也称为中性脂肪或甘油三酯 。组织脂肪不能用来氧化供应能量,即使在人体饥饿时,也不会减少;而贮存脂肪在需要时可迅速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经血液循环送到各器官组织以供氧化利用 。
当体内能量供应充足,且机体的活动量减少时,则机体贮存脂肪量增多,身体发胖,体重增加;相反,如果体内的能源物质供应不足或活动量过大,均可由体内的贮存脂肪分解来供应能量,致使体内贮存减少,体重减轻 。
脂肪分解释放的能量较多,1克脂肪完全氧化,能放出9.1千卡热能,是糖的2倍,但耗氧量也比较大 。正常情况下,身体能源的40%左右由脂肪供应,如果在短期饥饿的情况下 , 由碳水化物供能不足时 , 脂肪将成为能量的主要来源 。
3.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体内细胞的主要成分,很少用来氧化供应热能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长期不能进食,或消耗量过大时,体内的糖及脂肪大量被消耗之后,热能的供应将要依靠组织蛋白分解 。这样的病人,消瘦、无力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机体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 。
1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可产生热能为5.6千卡,比在体外燃烧时产生的热能少,其原因是蛋白质在体内并未完全氧化,有一部分含氮物质如尿素、尿酸、肌酐等,随尿液排出体外 。
4.能量分布 。各种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约有50%转化成热能以维持体温,其他部分大都作为“自由能”,以三磷酸腺(ATP)的形式贮存于体内 , 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如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生物电的产生等等 。当机体需要时,这些以贮存形式存在的能量,即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供人体完成各种动作需要 。因此,只要计算出每日的产热量,就可以知道人体能量代谢的基本情况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