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毕淑敏:延长中年( 二 )


觉得人到了中年 , 只能被压在现实的大山下 , 他们学会了对生活俯首称臣 。
而有些人 , 却一直心怀勇气 , 所向披靡 , 不断刷新着自己的人生经历 。
张涵予在44岁前 , 一直饰演一些无名小角色 , 到了不惑之年 , 依旧寂寂无名 。
旁人笑他 , “都这把年纪了 , 还做什么梦?”
他也笑笑 , “唐僧取经 ,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 也终能修成正果 。 ”
终于 , 他等到了《集结号》中的谷子一角 , 一炮而红 , 多年逐梦 , 最终如愿 。
作家冯唐 , 许多年里 , 做过医生 , 当过企业高管 , 写过诗 , 出过书 。
旁人羡慕他光鲜的履历与头衔 , 他却说只是因为自己从未放弃过对生活的追求与热望 。
很喜欢这么一句话:变老并不是一件悲惨的事 , 心老了才是走下坡路的开始 。
想要生命有更多可能 , 就要留住自己的好奇心 , 保持自己的求知欲 。
人生后半程 , 经营好自己的技能 , 拓宽自己的思维和眼界 。
只有不断更新、重启 , 才能不断增强生命的韧性 , 迎来崭新的自己 。
毕淑敏|毕淑敏:延长中年
本文图片

03
投资自己 , 延长中年
张爱玲说 , 所谓中年 , 就是一眼望去都是需要你的人 , 却没有你可以依靠的人 。
中年人生 , 有孤独无助 , 但相比即将到来的老年 , 依旧是生命最丰饶的阶段 。
前半生 , 我们行路、读书、阅世 , 为生命积蓄能量;
人生后半程 , 要继续投资自己 , 延长最有价值的中年阶段 。
无论岁月如何流逝 , 你花在自己身上的时间和精力 , 是你前行路上最大的底气 。
1. 动养身体
《吕氏春秋》里说 , “流水不腐 , 户枢不蠹 , 动也 。 ”
活水长流所以不腐朽 , 门轴常转所以不被虫蛀 。
到了中年 , 身体各项机能都在走下坡路 , 尤其要保持运动的习惯 。
无论是瑜伽、跑步还是有氧操 , 一定要动起来 , 才能把身心都调试到最佳状态 。
就如有句话所讲 , 你必须精力饱满 , 才能经得住世事刁难 。
中年以后 , 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 一切美好才能有后续 。
2. 静养情绪
人们常说 , 摧毁一个中年人 , 实在太容易了:
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 一个生病的老人 , 和一地的鸡毛蒜皮 。
中年以后 , 人生似乎进入了“困难模式” , 人的脾气往往也随着压力变大而逐渐增加 。
但生活越是兵荒马乱 , 越是要拥有平静面对的能力 。
要知道再棘手的问题 , 静下心来自会有答案;解决不了的事情 , 时间自会做出安排 。
控制情绪 , 养好心态 , 就是在延长生命 。
心无挂碍 , 平静如水 , 生活自会许你清欢与静谧 。
3. 富养灵魂
贾平凹曾在书中写道:
“人的一生 , 苦也罢 , 乐也罢;得也罢 , 失也罢 , 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 , 不能没有月辉 。 ”
中年人生 , 平淡而无趣 , 我们要为自己的灵魂寻到一块栖息地 。
叶嘉莹先生一生醉心诗歌 , 诗词的韵律 , 帮她过滤掉人世间的所有风霜;
杨绛先生终生不离阅读写作 , 文字的瑰丽 , 助她走过人生所有苦难 。
内心丰盈、灵魂饱满的人 , 自然无惧岁月风霜 , 亦不会囿于繁琐的生活日常 。
任凭外界如何喧嚣 , 自足自在的人 , 才能得到生命最温柔的馈赠 。
毕淑敏|毕淑敏:延长中年
本文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