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什么是社会?它的构成要素有那些?( 五 )


无疑,社会性构成人类本性的第三个维度 。人类个体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决定了他不可能以个体的形式存在,而只能以社会的形式存在 。时间上,他必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空间上,他必须与他人结成团体或组织 。但单凭一般的社会性,还不足以使人成为人,因为许多动物如蚂蚁、蜜蜂等也都过着社会性的生活 。人的社会性是一种有文化内容的社会性 。因为人是一种拥有高度智力的精神性存在,而这种高度的智力和精神性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够得以实现,即,如果没有社会性之维,人的智力和精神只能处于潜在状态,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而非现实性 。只有在社会文化环境下,人的智力和精神才能够现实化,文化既是智力的现实化,又是智力的活动方式 。
人类本性的生物性、精神性和社会性这三个基本维度,乃是人类本性的最―般规定,这种最一般规定尽管其表现形态可能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它们却是贯穿于^、类社会任何历史形态之中的 。这种普遍地存在于任何历史形态之中的一般人性,决定了人类生存的最一般或最基本条件,亦即人类生存的最一般需要或需求 。人类需要的满足本质上异于普通动物 。普通动物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而人类则需要通过自己的生产来间接地满足 。不言而喻,人类的生物性决定了人要生存下去的第一需要是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 。与这种人类对物质生活资料的第一需要紧密相连的人类活动就是物质生产活动,或更一般地说是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构成人类活动的第一个领域,它是人类历史的基础 。马克思指出,为满足人们第一需要即物质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这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 。而“过去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 。
人类本性的社会性之维所决定的对于社会秩序的需要,也不可能自然地实现,它也必须通过相应的人类活动 。无疑,这一活动领域就是广义的政治活动领域 。政治活动就是专门生产社会秩序的人类活动 。
物质生活资料仅仅可以为人的生存提供生物学意义上的保障,社会秩序也仅为人的生存提供外部的制度保障,它们还不足以使人以人的方式活着 。因为,人不仅是生物性存在、社会性存在,还是精神性存在 。为了保证人能够在精神文化性意义上活着,就必须满足人的精神性需要 。生活意义不是自在的,它需要人类通过文化活动创造出来 。但人们的精神文化活动不可能是任意的,它要受到社会和时代的制约 。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本质上是为满足自身对于生活意义的需要的精神性生产活动 。
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需要不可或缺,共同构成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从而满足人类三大基本需要的三种基本活动亦不可或缺,共同构成人类生活之整体 。三大活动领域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