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春风,稳就业,暖民心,残疾人群体是否能被照顾呢,如何看待残疾人就业?( 七 )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尊重、关心和帮助,同时也是志愿者团队重点关注与帮助的群体之一 。
今天是5月19日
第29次“全国助残日”
每年五月第3个星期日
为全国助残日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5月9日对外公布此次助残日主题为“自强脱贫助残共享”,倡导各地各部门总结宣传残疾人脱贫攻坚和扶残助残,特别是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方面的创新举措、成功经验 。
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我们虽然不能在就业、脱贫等方面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帮助,但是我们可以尽己所能地为残疾人提供志愿服务,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改善自我 。在帮助过程中,志愿者有些实用的技巧你不可不知!
1.掌握助残基础技能
助残志愿者的基础技能,即手语技能、沟通技能、轮椅使用技能和导盲技能 。例如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会通过做呼吸操帮助有言语障碍的孩子发声,会对自闭症孩子作特殊训练等 。如果掌握一定的手语,可以更好的和残疾朋友交流,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在帮助坐轮椅的朋友出门时 , 可以熟练的使用轮椅,能够给残疾朋友提供更加安稳的辅助 。2.了解帮扶对象的性格特点
残疾人不仅因身上的残疾而特殊,而且生活环境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般来说,交往的圈子比较小,周围社会环境与普通人不同,就形成了某些特殊的性格特征,如孤僻和自卑是各类残疾人共同具有的性格特征 。此外,每一类残疾人又有其独具的性格特点 。
盲人
盲人性格比较内向,温文尔雅,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有着丰富的情感,情感体验比较深沉而含蓄,很少爆发式的对外表达;他们喜欢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比较深刻 。
聋哑人
聋哑人则与盲人相反 , 他们的性格比较外向,情感反应方式比较强烈,频度高但持续时间短 。聋哑人性格豪爽、耿直,很少拐弯抹角 。聋哑人丧失了听力,靠手势语言和别人进行交往 , 靠视觉器官的直观形式获得信息 , 并进行交流,因此视觉敏感,形象思维非常发达,而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就相对地差些 。
肢体残疾者
肢体残疾者的性格特点主要表现为倔强和自我克制,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可以把一切不平和怨恨忍受下来,只是到了难以忍受的时候才会爆发 。由于情绪极不稳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其行为受情绪的影响很大 。3.深化科学助残理念
志愿者应该深入了解服务对象需求,有针对性、艺术性地给予帮助 。特别是助残志愿者,普遍需要深化科学助残理念 , 提高助残技能 。有心理学专家指出,有的志愿者想为盲人服务 , 可总觉得难以取得对方信任 。事实上,盲人因为视觉不好,所以对人对事往往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 。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就能理解他们,用热情细致的服务赢得他们信任 。
01
平等对待,学会尊重 。他们内心敏感、脆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学会尊重他们 , 给予和其他人一样的对待方式 。
02
理智的帮助 。他们需要帮助,渴望得到帮助 , 害怕被拒绝 。所以,当他们需要之时 , 应当主动给予他们帮助 。但帮助是帮助,不是施舍自己的同情 , 那样,只会使他们的内心一次次受到伤害 。
03
做义工,更深入的了解他们 。对于残疾人来说 , 人们只有更深入地接触他们,才能了解他们的不易与疾苦,才会更理解他们 。
04
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 。虽然 , 如今政府对于残疾人的帮扶措施落实的非常到位,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但在生活中,他们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最基本的重要的问题就是生计 。虽然,我们不是多么成功的人士,但我们可以集中人之智慧 , 传授其生产与科技的知识,帮农、帮牧、帮副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