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钱和不存钱的人,成年以后过不一样的人生( 二 )


当他手上存了超过30万的时候 , 决定出来创业 。
他之所以有这个底气 , 是因为他即便完全没有收入 , 30W存款也够他在北京生活一年了 。
创业之后 , 他和团队积极进行了很多业务上的尝试 , 团队规模越来越大 , 收入也翻了几倍 。
存钱 , 是一种积极地与生活过招的态度 。
某种意义上 , 存下的钱 , 就是你的资源;而资源 , 就是你中年破局的能力 。
当你开始存钱 , 你会发现 , 你的思维和经验也会发生变化 。
等你攒下第一桶金 , 你就有能力将它发挥出理想功效 , 继续帮你赚钱 。
你的财富越多 , 你的中年危机就越少 , 活得也越从容 。
存钱和不存钱的人,成年以后过不一样的人生
文章图片
前几天 , 一位“毕业9年抠出两套房”的南京姑娘火了 。
她一整年买衣服不超过一百块 , 每个月收入能存下来90% 。
才32岁 , 就在南京攒下了两套房子 。
存钱和不存钱的人,成年以后过不一样的人生
文章图片
王尔德曾说:“我年轻的时候 , 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 , 等我老了才知道 , 真是这样 。 ”
这个世界充满了风险与变故 , 明天和意外 , 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 。
存钱 , 是一个人的远见 。
会存钱的人 , 懂得“手中有粮 , 心中不慌”的道理 。
他们知道有一笔存款 , 就是给自己存了一份尊严、底气 , 和随时说“不”的自由 。
他们知道未雨绸缪 , 提高自己抵抗风险的能力 。
存钱 , 是高度自律的表现 。
存钱的人 , 有着超强的自控力和忍耐力 , 他们能够延迟自己的满足感 , 克制欲望 。
就像斯坦福大学那个关于“延迟满足”的著名试验 。
那些不吃糖的小孩不是不想吃 , 而是他们知道 , 20分钟后 , 能比别人多吃一颗 。
《圆桌派》有一期节目 , 聊到了“金钱观” 。
嘉宾丁学良提到他一个犹太人朋友 , 说过这样一句话:
“大家总觉得我们犹太人爱钱 。
但后来我父亲的一句话 , 让我彻底明白:为什么我们世世代代都爱钱?
因为一旦遇到迫害 , 能把一家人的命买下来的 , 就是钱 。 ”
犹太人明白 , 存钱就是对未来负责 , 是自己和家人活下去的保障 。
存下钱的人 , 比起钱 , 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人生存下了好习惯 。
存钱和不存钱的人,成年以后过不一样的人生
文章图片
有句话说:“把任何平凡枯燥的事情一遍遍规律地重复下去 , 得到的一定是不平凡 。 ”存钱也是一样 。 三个简单实用的存钱小法则 , 送给你们:1.九一法则在你的钱包里放进10个硬币 , 但最多只能用掉9个 。 这就是“九一法则”:确保每月收入至少10%存了起来 。 例如 , 每月5000元 , 那么其中应该有500元成为储蓄 。 根据九一法则 , 一个人想达到财富自由 , 必须强制储蓄 。 无论何时何地 , 永远不破例 。 2.三六五法则所谓“365存钱法则” , 就是每天挑1~365中的一个数字来存钱 , 数字不能重复 。 一年之后 , 你能存下多少钱?
存钱和不存钱的人,成年以后过不一样的人生】66795元 。
你可以画一个365格子 , 把1~365的数字填进去 , 每存一笔钱 , 就在那笔钱对应的数字上画个叉 。
存钱和不存钱的人,成年以后过不一样的人生
文章图片
钱多的时候多存 , 钱少的时候少存 , 每天都要坚持存 。
3.每周累积存钱方法
一年52周 , 每周存10元、20元、30元……直到第52周存520元 。
这样一年下来 , 即使起始金额只有10元 , 到年底 , 总额也达到了13780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