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公司 品牌、原料、代工厂求上市,国货美妆寻找「另类解药」?( 四 )


2021年美妆护肤行业出台了更加严格的政策 , “功效检测”成为每个美妆护肤企业在推出新产品之前必须要进行的步骤 。 而芭薇股份早在2014年就已经开始布局功效检测业务 , 因此承接住了新的市场需求 。 今年上半年 , 芭薇股份的检测业务板块增幅达131.12% 。
此外 , 参照“代工巨头”申洲国际、华利集团等 , 代工厂如果具备研发能力 , 则能够参与到品牌产品研发环节 , 从而带来更高的商业价值 。 芭薇股份就与大客户联合利华合作开发了多芬“奶盖沐浴露”和力士“沉醉星河”系列产品;与国货新锐品牌HBN共同研发的视黄醇紧塑赋活晚霜 , 2021年登上“天猫618晚霜热卖榜”TOP1 。

芭薇股份与品牌的合作案例 图源:官网
“包装”对于美妆品牌同样至关重要 , 它是美妆产品最主要的视觉元素之一 , 往往决定了消费者对产品甚至对品牌的第一印象 。 一批印刷包装企业借此浪潮迅速发展 , 去年 , 雅诗兰黛、迪奥的包材商锦盛新材 , 以及巴斯夫的包材商上海艾录包装已经上市 。
今年 , 宝洁、高露洁的包材商中荣股份已经挂牌上市 , 服务欧莱雅和宝格丽的包材企业柏星龙不久前在北交所过会 。
这其中 , 中荣印刷在包装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 2019年-2021年 , 中荣印刷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0.63亿元、21.77亿元、25.44亿元 。 柏星龙收入规模较小 , 在2019年-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7亿元、2.82亿元、4.26亿元 。
此外 , 高露洁、薇美姿的香料供应商亚香股份也在今年6月挂牌上市 。 与前文提到的几个供应链企业相比 , 亚香股份是唯一在今年前三季度依旧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的企业 , 营业收入为5.41亿元 , 同比上升24.58%;净利润为0.99亿元 , 同比上升65.27% 。
总的来看 , 供应链企业因为处于行业上游而少有品牌溢价 , 因此毛利率相比品牌要低得多 , 大约在20%到30%之间 。 同时 , 由于原料和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 , 供应链企业的毛利率从去年到今年有下降趋势 。 此外 , 供应链企业扩张产能 , 也会影响利润空间 , 今年上半年芭薇股份净利润下降75.45% , 主要是因为去年正式投入使用的创新中心&智慧工厂带来固定费用增长 。
不过 , 供应链企业也具备自身的优势 , 特别是当它能为品牌提供不可替代的原料、产品或者服务时 , 将能够实现更高的业务壁垒 , 从而获得更高的盈利能力 , 甚至“闷声发财” 。 在这个过程中 , 上市融资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 。

中荣股份的业务范围 图源:官网
电商代运营也是今年密集上市的细分领域 。 今年3月 , 菲洛嘉、理肤泉的电商服务商青木股份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 7月 , 雅漾、娜丽丝的电商代运营拉拉米向深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9月 , 蓝色光标曾经的子公司 , 花王、宝洁、欧舒丹的电商代运营数聚智连在深交所创业板首发过会 。
2020年 , 电商代运营行业开始掀起一波上市潮 , 丽人丽妆、若雨臣、壹网壹创等行业头部已经上市 , 其中丽人丽妆是营收最高的代运营 , 去年营收超过40亿元 。 而今年上市/正处于上市进程的电商代运营的去年年营收在10亿元及以下 。
所有的电商代运营在去年和今年都遇到了明显的业绩瓶颈 , 营收和利润都有明显下降 。
这与电商代运营的商业模式有关 。 作为美妆行业的下游 , 电商代运营与美妆品牌高度绑定 , 许多电商代运营过度依赖大品牌 。 同时 , 传统美妆电商代运营的业务也易于被替代 , 如今部分大品牌会成立自己的电商运营业务 。 因此 , 电商代运营亟需寻找更多增长方式 , 比如拓展新的客户、寻找新的业务模式等 , 而上市融资 , 就是它们寻求新增长的必要途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