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三遗是哪三遗,都江堰简介( 四 )


解放军抢修都江堰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四川,入川后贺龙司令员指出,要先抢修都江堰,把已延误的岁修时间抢回来 。并决定从军费中拨出专款,确定由王希甫负责,由驻灌县解放军协助抢修 。12月29日,成立都江堰岁修工程临时督修处 。成都军事管制委员会拨款3万银元作抢修经费 。驻灌县解放军184师1500余人在师长林彬、政委梁文英指挥下参加抢修工程 。整个岁修工程于1950年3月底全部完工 。4月2日,按照都江堰传统习惯,举行了开水典礼 。�
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庆典
1994年4月5日,由四川省政府、国家水利部主办 , 成都市政府、都江堰市政府、都江堰管理局承办的"中国四川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庆典"在都江堰渠首隆重举行 。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69个使团到会祝贺并参加庆典活动,与会人士缅怀李冰父子的丰功伟绩,盛赞都江堰灌区由50年代的灌溉19万多公顷发展到67万多公顷,成为全国最大的灌区、效益巨大的水利工程 。纪念活动期间 , 与会人士观看了富于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舞蹈、仿古祭祀仪式及砍杩槎放水活动 。
主要景观
鱼嘴分水堤:“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 。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 , 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人工引水渠道 , 主要用于灌溉 。
飞沙堰溢洪道:“泄洪道”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 , 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另一作用是“飞沙” , 岷江从万 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 , 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
宝瓶口: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 。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 , 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 。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 。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 , 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
伏龙观:伏龙观位于都江堰市离堆公园由,其下临深潭,因李冰降伏孽龙伏在离堆之下,故于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龙观” 。伏龙观又名老王庙、李公词、李公庙等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川巡抚祟实以为:“于虽齐圣,不先父食 。况以公之贤:又有功于蜀,其施力程能固无待乎其子 。今乃数典忘祖,于掩其父得无紊钦?”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 , 前临都江堰 。是纪念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者李冰父子的庙宇,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 。二王庙古名“崇德庙”,建于公元494-498年,建筑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东岸,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地极清幽 。是庙宇和园林相结合的著名景区 。占地约5万余平方米,主建筑约1万平方米 。二王庙分东、西两菀,东菀为园林区,西菀为殿宇区 。全庙为木穿逗结构建筑,庙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环境,依山取势,在建筑风格上不强调中轴对称 。上下重叠交错 。宏伟秀丽,环境幽美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