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有哪一些主要的传统习俗,小年有什么传统习俗( 七 )


无论大年小年,都是我们为了祈求幸福美满,祝大家在即将到来的小年和和美美!
1、祭灶,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 。
2、吃糖,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 。
3、扫尘土,扫尘土实际上就是进行家庭环境卫生的清理 。
过小年的习俗有:
1.大扫除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房间庭院,掸拂尘垢蛛网 , 干干净净迎春节 。
北方称为“扫房”,南方也叫“掸尘” 。
2.贴窗花
3.蒸花馍

小年有哪一些主要的传统习俗,小年有什么传统习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小年有哪些传统习俗 小年有什么传统习俗小年是我国传统节日 , 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 。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 。民俗专家说,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 , 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 。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 。
小年期间的传统习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 , 祭灶、吃灶糖、剪贴窗花等 。
1、扫尘
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小年扫尘的习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小年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 , 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 。扫屋之后 , 擦洗桌椅,冲洗地面 。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 。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 。活灵活现的门神 , 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从小年开始,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 家家户户都要开始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
3、祭灶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 , 让玉皇大帝赏罚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 , 涂在灶王爷的嘴上 , 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