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的平衡点,如何做到工作与生活的完美平衡( 五 )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 破坏环境也就是遏制发展 。科学的发展则可为环境的改善和美化创造条件 , 使之更加适宜于人的需要 。当前的关键是,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这就要根据各地的地理和环境特色,发展与之相适宜的产业 。
扩展资料:
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找个一个最恰当的平衡点 。
一、全面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环境友好的决策和制度体系 。                 
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 改善环境质量出发,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发展战略、规划 ,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要研究综合环境与发展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
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环境保护政绩考核,克服单纯追求GDP的倾向 。做到发展经济时,生态环境也得到保护,符合环境友好型的要求 。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
建设以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约其他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按照“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为核心,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以生态化改造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积极利用经济手段、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各行各业节约资源、降低污染排放;继续推广各类循环经济试点示范 。安阳市应该加快产业升级,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环境观察:高质量发展要以生态优先为导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赵英民: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保护也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这是我们要一直遵循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即为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 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枢纽 。
1、经济与生态环境资源和谐发展
经济发展应注重与自然资源的和谐发展,应明白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但是,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的,而是有限的,尤其是有些稀有资源,我国本身较为稀缺,甚至需要进口 。如果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无休止的使用,对短时间内的经济确实有促进作用,但不利于经济长远发展 。所以,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应该合理的、有规划的进行使用 ,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此外,对于铁、铜等资源的冶炼,应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只有不断提高其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得到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而避免浪费,对于金、银等珍贵资源更要注重,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合理、高效使用,以此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的和谐发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