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的来历是什么?( 二 )

简述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的来历是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清明节的起源是什么?清明节源自周朝、与寒食节有关联 。
一、清明节与寒食节关系
周朝时,人们在寒食节会灭火两天,寒食节之后一天被称为清明节,所以逐渐形成了寒食节禁火、清明节生新火的习俗 。而到了唐朝,民间扫墓祭祀的风俗固定在寒食节 , 但是因为寒食节和清明节在文化内涵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外部客观因素时间上也紧密相连,所以扫墓祭祀的风俗也就从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
之后到了宋朝,寒食节与清明节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并在拜祖祭祀的基础上增加了踏青赏旅的活动,到明清之时,寒食节的概念已经模糊殆尽,人们开始把清明节作为正统的祭祀节日 。
二、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流行于北方地区的寒食节禁火、冷食习俗 。而在寒食节众多习俗中,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禁烟冷食,在这个习俗上衍生出来各种美食,其中有寒食粥、寒食面、枣饼、春酒等等 。
清明节还有一重要习俗,便是拜扫祭祖 。祭祖在唐朝之前,被视为“野祭”,是有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的,并不被国家认可 。直至唐朝时才被上层阶级承认,后又逐渐演变成官府祭拜孔庙,百姓祭拜祖先的大型活动 。 
三、清明节与农业的关系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 , 则清明风至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 , 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
清明节是由寒食节发展而来 。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寒食节讲究禁火、冷食 。是流传于北方的一个较早的节日 , 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又增加了踏青、祭扫、蹴鞠等习俗 。
清明节在周朝就已经有了,只是那时候清明只是一个节气,后来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才有了现在的清明 。
清明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的墓祭之礼,一代一代的历史文化传播下,所以民间就开始模仿,就出现了清明节 。
简述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的来历是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 。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 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
一、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不仅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 还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 。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朝 。
相传周朝的天文学家曾用“土圭”测日影法,确定了二十四节气,清明也就是其中之一 。
后来,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 , 将清明前的第三天定为寒食节 。
由于清明与寒食节相隔很近,所以清明逐渐融入了寒食祭祖的习俗 。
到了唐朝,唐玄宗直接将清明和寒食节打包定为国家法定假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