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有什么,24个节气有哪些( 二 )


冬季
立冬:冬季的开始 。
小雪:开始下雪 。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 。二十四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 。一年四季由“四立”开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 。
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而夏至刚好相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穿越我国,自西往东依次是:云南、广西、广东、台),即古人所谓“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至者,极也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 。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

二十四节气有什么,24个节气有哪些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二十四节气有哪些二十四节气: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 。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 。
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
气候类型
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结合地理气候、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农耕生产与地理气候资源息息相关,优越的地理气候资源是诞生农耕文明的重要条件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地区,有着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 。
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 。冬季受来自内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天气寒冷,干燥少雨;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 。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高温湿润的雨热同期是中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 。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
以上内容参考自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有什么,24个节气有哪些】
二十四节气有什么,24个节气有哪些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24节气分别是什么?二十四节气分别是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二十四节气 , 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 。分别是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