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钱是多少个铜钱,1贯钱多重?( 二 )


注:古书上说一吊钱、一串钱、一贯钱、一千钱 , 绝对不加“个”字 。
扩展资料:
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如果当时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 , 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等于人民币660.8元 。
又如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可买200斗米 , 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
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等于2065元人民币 。
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 , 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 。1两银子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 , 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贯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

一贯钱是多少个铜钱,1贯钱多重?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古代的一贯钱,一吊钱是指多少,之间怎么换算的1、中国古代,把铜钱穿起来,一百六十枚用麻绳穿成一串 , 叫做一串钱、一吊钱、一贯钱 。所以一贯钱等同一串钱 。
2、古代多以金银铜为货币 。金银以两为单位,铜钱则以斤、两、钱为单位 。后来才定为一钱一枚的铜钱,一直流传下来 。十枚铜钱等于一两,十六两为一斤,等于160枚为一斤 。
3、为了方便携带和计数 , 一般都把铜钱穿起来 。每一百六十枚用麻绳穿成一串(穿时每边放六十枚,底盖各加一枚 , 实际上是一百六十二枚),所以也叫一串、一吊、一贯 。
扩展资料:
1、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 。常见的有三种基本单位: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一两白银、一两黄金 。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
2、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
3、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 。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 。正常情况下 , 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两
在古代,货币的数量和兑换方法因文化和历史时期而异 。通常一百六十枚为一吊 。然而,一些常见的货币形式包括由金、银、青铜和其他金属制成的硬币,以及各种形式的纸币和其他商品,如牲畜或谷物 。
在古代,货币的兑换通常是通过货币兑换商或市场进行的,在那里交易不同形式的货币,并根据供求关系确定其价值 。在某些情况下,转换率由政府或其他权威人士确定,而在其他情况下 , 则由市场力量决定 。
不同地区或文化都有自己的货币形式,从一种货币转换为另一种货币通常需要使用中介机构或支付额外费用 。货币价值也可能会因政治不稳定、经济状况和贵金属的可用性等因素而波动 。
总的来说,古代的货币数量和兑换方法复杂多样,反映了当时的经济和政治状况 。然而 , 货币的使用是促进贸易和商业的重要工具,在许多古代文明的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