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唐朝一贯钱是多少正常来说 , 一贯钱是指1000个铜钱,亦即1000文钱 。《汉书?武帝纪》“初算缗钱”唐颜师古注引李斐曰:“一贯千钱 。”《宋史?刑法志二》:“以绢计赃者,更增一贯,以四千为一匹 。”但实际情况下,由于“钱荒”严重,民间“短陌”现象很普遍,也就是一贯钱里可能只有七八百文钱 。(《宋史?食货志》(卷180):“以七十七钱为百 。”)但是大家还都承认它有一贯钱的购买力 。
但是还有一种说法:金银铜作为货币由来已久,但都是以重量为单位 。金银以两为单位,铜钱则以斤、两、钱为单位 。古代就有赏黄金(就是铜,而金则叫精金)多少斤的记载 。秦铸半两钱,汉初铸五铢钱(铢是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一个太重 , 一个太轻,都对贸易不利,后来才定为一钱一枚的铜钱,一直流传下来 。十枚铜钱等于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我国长期使用十六两为一斤的货币单位) , 等于160枚为一斤 。历朝历代都是刚一开始时铸的铜钱大,尚能足钱 , 后来越铸越轻,都不足一钱 。而流通时又不论大小 , 都算是一钱,160个铜钱均不足一斤,所以才叫它是一串、一吊 。至于一千则是与度量相匹配的,因为度量都是十进位 , 而钱有十六进位,为了计算方便,所以把十枚铜钱叫十钱,十六枚铜钱叫一百钱 , 一百六十枚叫一千钱 。为了方便携带和计数,一般都把铜钱穿起来 。每一百六十枚用麻绳穿成一串(穿时每边放六十枚,底盖各加一枚,实际上是一百六十二枚),所以也叫一串、一吊、一贯 。为什么不叫一斤?因为它们根本不到一斤重 。因此,一吊、一串、一贯、一千铜钱都是一百六十二枚,而不是一千个 。注:古书上说一吊钱、一串钱、一贯钱、一千钱,绝对不加“个”字 。
至于铜钱与银两的换算 , 则随着朝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 , 一两银子相当于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通常一两银子可以买200斗米,即20石(10斗=一石) , 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50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3540元的购买力 。
北宋宋初银钱兑换比为一两银兑一贯钱 。到徽宗时是一两银兑两贯钱 。南宋中期则是一两银兑换三贯钱 。《宋史?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 , 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 。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 , “随时立制”,非常混乱 。川陕地区通行铁钱 , 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 。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 , 有800或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 。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 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 。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 , 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车牌舟是哪个城市,我想知道浙江省各市的简称
- 床笠和床单有什么区别,床笠是什么?床笠与床单有什么区别?
- 老年人去逝儿女怎样做,老人丧事儿女咋出钱
- 蛋糕放油和不放油区别,海绵蛋糕不放蛋糕油打起来会变成怎样?放与不放的差距是什么?
- 戴手表能增加财运吗,什么五行的人戴手表好 佩戴手表是最旺财的
- 酬金制和包干制的区别是什么,物业招标方式采用包干制和酬金制有什么不同?
- 憨憨是什么梗,憨憨是什么意思和梗 憨憨解释
- 122是什么电话,122是什么电话
- 仲景归脾丸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归脾丸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好
- 玛咖片怎么吃效果好,玛卡片饭前吃还是饭后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