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贯钱多重?一贯钱是一千枚铜钱,各个时期的重量是不一样的.比如 “五铢钱”,一枚铜钱重五铢.每铢重1.3021克,五铢重6.51克,一贯铜钱重6510克,就是大约6.51公斤.
康熙所记,“银每两换钱一千文”,这一千,俗称一吊.按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八》:“是日十三位道长,每一个马上人要钱一吊.一吊者千钱也”,说明,吊是以千计数.但各个地方,各个时期,多少钱为吊,并不一致.旧时北京,就以一百个制钱或十个铜元为一吊.
一般说来,古代货币基本以金,银,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而宋代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是不作为货币使用的.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宋代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比方说杨志杀牛二那一节,牛二就曾用当三钱来让杨志试刀,当三钱顾名思义就是一钱当作三钱,而蔡京当宰相的时候甚至出过当十钱.为了简化我们的计算方法,无斋主人忽略这些因素.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假设,就是: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宋代一贯钱值多少钱?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 , 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 , 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北宋一贯钱相当于半两银子,约等同现在的人民币450――900元 。
1、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即一贯钱(1吊钱)=1000个铜钱 , 在宋代及宋代以后,因为流行省陌,以七十七钱为百(《宋史》卷180食货志),即一贯钱仅为770个铜钱 。清代后期的北京还出现过“三十文为一百”的情况,一贯钱实际上只有300个铜钱了 。
2、中国古币大部分为方孔圆钱 , 为携带方便,一般都用绳索串起来 。“贯”的原意就是穿钱用的绳索 。魏晋南北朝时期,铜钱的流通单位开始以“文”计算,一个小铜钱称一文,1000个铜钱串在一起则称为一贯钱 。这种计数方法一直延续到宋朝初年 。后来,由于铜、铁钱并行,以及折二、刍十型等钱币的出现,宋代一度把一贯钱定为770文 。清代一贯钱又称为一吊钱,开始规定“一吊千钱,半吊五百” 。清代后期的北京出现过“三十文为一百”的情况 , 一吊(贯)钱实际上只有300文钱了 。
一贯铜钱相当于现在的700元人民币,当时一贯钱也就是1000个铜钱 , 等同于一两银子 。在北宋宋仁宗时期,当时的米价是六七百文一石 , 而我们今天吃的普通散装大米价格在三四块钱一斤左右 。宋代的一石约合今天的118.4市斤,一石米在今天值450元左右”,根据这样的结果进行一个计算可以得出当时的一文钱差不多是现在的0.7元,一贯钱差不多是现在的700元 。当然了这也是一个大概,并非是十分准确的,而且这也只限于北宋初期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古时一贯钱等于多少枚铜钱古时一贯钱等于1000枚铜钱 。
古时的铜钱中有方孔,常用绳子穿着 , 每1000枚铜钱1串叫一贯 。
金银铜作为货币由来已久,但都是以重量为单位 。金银以两为单位,铜钱则以斤、两、钱为单位 。古代就有赏黄金(就是铜,而金则叫精金)多少斤的记载 。
秦铸半两钱,汉初铸五铢钱(铢是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一个太重,一个太轻,都对贸易不利,后来才定为一钱一枚的铜钱,一直流传下来 。十枚铜钱等于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我国长期使用十六两为一斤的货币单位),等于160枚为一斤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车牌舟是哪个城市,我想知道浙江省各市的简称
- 床笠和床单有什么区别,床笠是什么?床笠与床单有什么区别?
- 老年人去逝儿女怎样做,老人丧事儿女咋出钱
- 蛋糕放油和不放油区别,海绵蛋糕不放蛋糕油打起来会变成怎样?放与不放的差距是什么?
- 戴手表能增加财运吗,什么五行的人戴手表好 佩戴手表是最旺财的
- 酬金制和包干制的区别是什么,物业招标方式采用包干制和酬金制有什么不同?
- 憨憨是什么梗,憨憨是什么意思和梗 憨憨解释
- 122是什么电话,122是什么电话
- 仲景归脾丸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归脾丸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好
- 玛咖片怎么吃效果好,玛卡片饭前吃还是饭后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