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亭林原文、作者,“再为誉录,略无愠色”出自哪一文言文( 五 )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 。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 。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 , 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 。杀鼠如丘,弃之隐处 , 臭数月乃已 。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1]
永州有一家的主人,特别畏惧犯忌日 。他认为他出生的那一年是子(鼠)年,老鼠就是子年的神,因此非常爱护老鼠 , 家里不许养猫养狗,禁止仆人击打老鼠;家里的仓库、厨房,全任凭老鼠放纵灾祸不管,恣意横行 。
于是老鼠们就相互转告 , (别的地方的老鼠)也都来到他家里,大吃大喝却没有任何灾祸 。这个人家里没有一样完整的东西,衣柜里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凡是吃的喝的东西,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 。大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和人在一起活动,到了夜晚,啃东西,咬东西 , 打打闹闹,发出的声音千奇百怪,闹得人睡不成觉,而他始终不感到讨厌 。
过了几年,这个人搬到别的州去了 。后来搬进来另外一家人,但老鼠依旧闹得还像过去一样凶猛,认为这家人还跟以前的那家人一样 。新搬来的人看见了说:”这些应该生活在阴暗地方的坏东西,偷窃打闹得尤其厉害,是怎样到达这样的地步呢?”便借来了五六只猫,关闭上大门,撤除砖瓦用水浇灌老鼠洞 , 雇用仆人到处搜寻追捕,杀死的老鼠堆得跟山丘一样,老鼠的尸体被扔在偏僻的地方,臭味好几个月后才散去 。
哎!你们认为这样吃饱喝足并且没有灾害的日子是可以永恒持久的吗!
2. 黠鼠的文言文原文 黠鼠赋 苏轼 苏子夜坐 , 有鼠方啮 。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音tuo2) 中空,[1][1]聱聱,声在橐中 。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 , 寂无所有,举烛而索 , 中有死鼠 。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声,岂其鬼耶?”覆而也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
吾闻有生 , 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 。
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 。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 , 私念其故 。
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 。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博猛虎 , 不能无变色于蜂虿(音chai4),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觉 。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望采纳 。
3. 急需文言文:《鼠啮马鞍》的翻译啊【原文】
曹公有马鞍在库 , 为鼠所伤 。库吏惧,欲自缚请死 。冲谓曰:“待三日 。”冲乃以刀穿其单衣,若鼠啮者,入见,谬为愁状 。公问之,对曰:“俗言鼠啮衣不吉,今儿衣见啮,是以忧 。”公曰:“妄言耳 , 无苦 。”俄而库吏以啮鞍白,公笑曰:“儿衣在侧且啮,况鞍悬柱乎 。”竟不问 。
【译文】
曹操的一副马鞍,放在马厩中被老鼠咬了个洞,管马房的小厮害怕曹操怪罪,想主动向曹操认罪请死 。
曹冲(曹操幼子 , 有才智)知道后,就对他说:“不急着禀告,等三天再说 。”
之后,曹冲用刀把衣服戳了个洞,看起来好像是被老鼠咬的,然后穿着去见曹操,一脸愁苦表情 。曹操问他原因,曹冲说:“听人说衣服若是被老鼠咬破,就会倒楣,您看我的衣服被老鼠咬了一个大洞,我担心会倒楣 。”曹操说:“那是迷信,别放在心上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