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的品质和精神,荷花象征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二 )


2、并蒂芙蓉: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 。两朵荷花并生一蒂 。比喻夫妻相亲相爱 。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
3、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 , 以风为衣裳 。本写美人的妆饰 。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 。
4、亭亭玉立: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 。形容女子身材细长 。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
5、
周敦颐的《爱莲说》上写道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荷花的精神就是如同所写,出淤泥而不染 , 洁身自好,具有君子气节 。莲花可谓是花中君子 。
象征圣洁代表,现在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莲的品质和精神,荷花象征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爱莲说中莲花的品质爱莲说中莲花的美好品质: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濯清涟而不妖:纯真自然,不显妖媚 。中通外直: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高洁独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 , 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 文章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
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 , 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 , 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 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这使文章更具思想特色 。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 , 世称濂溪先生 。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 。
莲的品质和精神,荷花象征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描写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和精神的段落 描写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和精神的段落
荷花是圣洁的代表 , 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 。荷花出尘离染 , 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秆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 树阴照水爱情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 ,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菇有墙颍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鸟雀呼睛 , 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